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我校2025年度教师(实验)系列职称推荐评审工作,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5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豫人社办〔2025〕75号)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荐工作程序
(一)基层单位材料审核
1.各单位党委(总支)对申报人员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情况进行考核并作出书面评价。
2.各单位组织申报人员填写《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度教师(实验)系列职称评审简表》(以下简称《评审简表》)。申报人员将职称申报材料提交至各单位,并对本人的学术行为是否符合学术规范、所提供的业绩材料是否真实做出承诺。
3.各单位组织申报人员在河南省职称管理服务平台上填报个人信息。
4.各单位对申报人员申报材料和系统填报材料的真实性和是否符合学术道德规范进行审核,并对申报人员申报材料进行公开展示,展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展示材料主要包括:身份证、第一学历学位证书、最高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职称证书、《评审简表》及《评审简表》所涉及的各类业绩材料原件(具体展示要求见附件)。
(二)资格审查
1.各单位将审核后的《汇总表》《评审简表》和系统填报材料报送(提交)学校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校职称办)。
2.校职称办组织进行资格和业绩审查,确认各推荐单位有效申报人数。
(三)成立各系列职称推荐小组
各学院组建本单位职称推荐小组,报校职称办备案审批。推荐小组成员由学院负责人和相关学科教授代表组成,人员不少于7人(总人数为奇数)。
辅导员系列、实验系列、工程训练中心和艺术教育中心由校职称办负责组建职称推荐小组。
(四)基层推荐
1.考核、评议。在展示材料、资格审查的基础上,各推荐小组应对申报人员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教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组织申报人员在本单位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公开述职,讲述自己任现职以来履行岗位职责、完成目标任务情况以及在教学、学术、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组织教职工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得票超过半数者,才能视为通过。各推荐小组根据民主评议结果和考核情况,对申报人员进行推荐、排序。
教师(实验)系列副高级职称小组推荐环节,采取差额推荐的办法进行推荐排序:推荐小组根据校职称办核定的有效申报人数确定本系列最终推荐人数,按照有效申报人数的三分之一推荐(小数点后四舍五入),有效申报人数少于3人的,推荐1人。正高和中级在有效申报人数范围内推荐。
2.结果公示。各职称推荐小组推荐结束后,以书面形式公示推荐结果,公示时间为3个工作日。
(五)正高代表作外审
申报教授职称人员提交2篇代表作(最能体现申报人专业技术水平的论文或著作),由校职称办统一送交第三方评审。
(六)材料审核及报送
各职称推荐小组联络员将推荐人员申报材料和《评审简表》统一报送相关职能处室进行业绩审核,并将审核后的申报材料和《评审简表》报送校职称办。
(七)申报材料和《评审简表》公开展示
校职称办将审核后的申报材料和《评审简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开展示。
(八)推荐、评审
学校成立教师(实验)系列职称推荐委员会,对申报教师(实验)系列职称人员进行推荐。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组建郑州轻工业大学教师(实验)系列高(中)级职称自主评审委员会,开展评审工作。
(九)公示、备案
评审结果在校园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送上级部门备案。
二、有关问题说明
(一)关于教师(实验)系列评审条件
根据河南省有关文件精神,从2023年起,我校教师(实验)系列职称评审条件按照《郑州轻工业大学教师(实验人员)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郑轻大政〔2023〕37号)执行,申报人员可登录学校人事处网站-政策法规-校内政策-职称工作栏目查看(http://rsc.zzuli.edu.cn/2806/list.htm)。
(二)关于申报专业
根据国家和省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职称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公开、科学、规范的职称系列和专业目录,方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省人社厅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省内职称评审专业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河南省职称评审专业目录(2024年版,见附件),职称评审专业目录实行清单式动态管理。职称系列由国家统一设置,保持相对稳定。职称专业(除以考代评外)的纳入、退出目录由省人社厅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评估论证后统一设置,实行动态调整。
(三)关于职称评审指标
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5年度省直有关事业单位高、中级职称申报评审计划备案情况的公示》,我校2025年度评审指标为:正高35个,副高85个,中级15个。
(四)关于职称申报的学历问题
非全日制学历与全日制学历、职业院校毕业生与同层次普通学校毕业生在职称评审方面享有同等待遇。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可分别按照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申报相应系列职称。
(五)关于特殊评审类型人员申报问题
特殊评审类型人员须填写《特殊评审类型人员申报评审备案表》。年限破格申报人员,在“评审类型”选择“评审(年限破格)”;学历破格申报人员,在“评审类型”选择“评审(学历破格)”;企业无职称人员申报中级职称,非公企业无职称人员、公务员到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军转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B/C类人才、企业家直通车等非逐级申报高级职称,在“评审类型”选择“评审(一步到位破格)”;转评职称同时伴有学历破格情况的,在“评审类型”选择“转评(学历破格)”。
(六)关于任职年限及参评业绩截止时间问题
1.申报中、高级职称人员,参评业绩材料截止时间以各职称推荐小组推荐时间为准。
2.专业技术任职年限从实际聘任时间开始计算,聘任年限的计算截止到当年12月底。
3.全日制研究生上学期间不计算为职称申报晋升的任职年限。
(七)年度考核
参评人员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其任职年限连续计算;年度考核有基本合格等次或未确定考核等次的,扣除考核基本合格或未确定考核等次的年份,任职年限累计计算;年度考核有不合格等次的,从考核不合格年份的次年重新计算任职年限。
(八)关于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检索
论文检索可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国内主流数据库网站上进行检索,也可以在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期刊出版单位的网站上进行检索并打印检索页。合法期刊出版单位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首页“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进行检索。
(九)关于网上填报问题
2021年起我省所有级别的评审、考核认定、答辩考核类职称(包括职称自主评审单位)均通过河南省职称管理服务平台进行。为了认真贯彻国家、省厅“开展无纸化评审,简化申报手续,减少申报材料”精神,学校将从资格审查环节起使用系统填报。职称办将举办材料培训会议介绍系统填报等相关事宜。
(十)关于优化初级职称评价方式问题
初级职称全部实行初定、考试或者考核认定的方式,不再组织评审。初定和考核认定类职称均实行网上办理。
(十一)关于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价问题
1.为进一步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把教师思政建设和育人效果作为职称评价的重要内容,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职称自主评审和监管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豫人社办〔2021〕91号)和《郑州轻工业大学班主任管理办法(暂行)》(郑轻大政〔2019〕65号)要求,“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青年教师,须有至少1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或支教、扶贫、参加孔子学院及国际组织援外交流等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从2021年起,我校40岁(含)以下教师申请晋升教师系列高一级职称须满足上述条件。
2.为进一步落实“坚持以德为先,把好教师思想政治观,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要求,从2021年起,在资格审查环节,二级单位党委(总支)需对参评人员思想政治、师德师风进行考核并作出书面评价,坚持把教师师德表现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以及重点考察内容和重要依据,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职称评审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的稳定发展。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有关职称评审文件,使专业技术人员全面了解职称评审相关政策。坚持回避制度,本人或本人直系亲属当年申报职称者,不得担任各类推荐评审组织成员。
(二)严肃工作纪律
建立全程监督机制,对评审过程中发现或群众举报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认真进行核查,坚决杜绝评委和相关工作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各单位要加强职称评审工作的纪律教育,进一步规范评审工作程序,强化监督和制约机制,严格履行“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程序,认真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做好评审推荐工作。
(三)做好审核推荐
各职称推荐小组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职称政策,严把参评资格,认真审核业绩条件。实行个人和所在单位“双承诺”制,由申报人和所在单位负责人在《职称申报推荐诚信承诺书》上签字、盖章。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五唯”倾向,客观、公正、准确地把握参评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
    四、本通知未尽事宜,由校职称办按照上级有关职称评审政策执行。
       
附件.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