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报一百零五】科技赋能双赛道,“e路同行”向未来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5-08-31   浏览次数: 10

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一百零五)

科技赋能双赛道,“e路同行”向未来

——记计算机学院“探前沿科技,担青年使命”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7月初,郑州轻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e路同行”志愿服务队,走进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郑州迪空间・新能源汽车科普馆,开展“算力筑梦——绿色赋能”实践活动。师生沉浸式感受中国科技力量,将“科技报国”信念化为奋斗坐标。

算力之巅见强国解码超算里的科技密码

7月7日,志愿队开启算力探索。“算力时代”展馆序厅,动态屏展示算力演进,讲解老师称:“算力是数字时代基石,超级计算机是其‘顶峰’。”

算力发展史展区,算盘、ENIAC模型与“嵩山”超算核心部件模型构成进化图谱。“嵩山”每秒百亿亿次峰值算力,相当于全国每人一部智能手机总和;液冷技术让PUE值低于1.04,为全球最节能超算之一。计算机专业李同学说:“这和课堂并行计算原理呼应!”​

应用展区中,“嵩山”在抗癌药研发、黄河洪涝预警等民生领域作用显著。中心负责人强调:“中国超算突破靠一代代人‘啃硬骨头’。”看到“嵩山”所获国家级奖项,带队老师感慨:“触摸科技温度比课堂讲授更有力。”

绿色动能显担当:解锁新能源里的智慧密码

7月8日,志愿队走进新能源汽车科普馆。品牌文化空间时间轴展现交通工具能源演进,嵌入式专业王同学说:“比亚迪专利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写照。”

匠心智造空间,透明生产线模型展示“一条线造一车”逻辑。带队老师解读:“机器人焊接精度0.02毫米,靠数万行代码支撑。”让同学们明白新能源汽车“智造”是数字化与制造业融合。​

科技探索空间,智能驾驶模拟舱内车辆自动避障,大家热议:“路径规划算法和专业课‘AI算法’相通!”让代码有了服务绿色出行的形态。

实践育人结硕果:青春动能汇入强国征程

两天实践,服务队获科技与家国情怀洗礼。队长雷同学写到:“曾觉超算遥远,今知其守护黄河;曾看新能源车远,现懂其是中国科技突围。”​

此次活动作为郑州轻工业大学“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将前沿科技场馆变成“行走的课堂”,让计算机专业学子在触摸科技硬核的同时,深刻理解“科技为民、科技报国”的内涵。未来,计算机学院将持续搭建“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师生把智慧和力量融入算力建设、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领域,让青春在服务强国建设中绽放绚丽之花。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