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报一百零四】探秘雪域瑰宝,守护藏地非遗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5-08-29   浏览次数: 10

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一百零四)

探秘雪域瑰宝,守护藏地非遗

——记经济与管理学院“雪域青禾”三下乡实践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在西藏博物馆前留影合照。格桑曲珍供图

近日,郑州轻工业大学财务管理“雪域青禾”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西藏博物馆及本地特色地点学习发现西藏风光与底蕴,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坚韧与厚重,体会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沉底色。

红魂映藏:探寻历史脉络中的精神传承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国家史与地方史对照年表前的留影。秦杰卓玛供图

西藏博物馆内,一幅中国国家史与西藏地方史对照年表静静铺展。实践队员驻足凝视,从远古文明的星火到现代发展的华章,藏地历史与国家命运的紧密交织清晰可见。时间在字里行间流淌,那些镌刻在岁月里的交融印记,不仅让队员们读懂了“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更在红色精神的浸润中,坚定了传承历史文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

藏戏遗风:面具里的千年情愫

图为西藏藏戏经典面具及服饰展示。格桑曲珍供图

展厅中,藏戏面具与服饰在灯光下散发着古朴光泽。蓝面具的神秘、绿面具的灵动、红面具的威严,每一种色彩都藏着藏族先民的审美密码;绣有日月星辰的氆氇长袍,缀着玛瑙松石的腰带,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高原生活的诗意。队员们凝视着这些艺术品,仿佛听见了远古戏台上传来的唱腔,触摸到了藏族传统艺术生生不息的脉搏。

红韵领航:达布阿谐的新生之歌


图为实践队员家乡跳锅庄及留影合照。桑曲旺杰供图

“打阿嘎”的夯声与歌声在草原回荡——这是实践队员在那曲比如县见证的达布阿谐表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源自建房劳作的歌舞,百年间在夯土声中传承着劳动的喜悦与团结的力量。如今,在政府扶持下,它不仅是田间地头的欢歌,更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队员们跟着节奏轻和,在跃动的舞步里,看见传统民俗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图为西藏各个地区的传统服饰。格桑曲珍供图

唐卡绘艺:矿物颜料里的永恒传承

图为展示绷画布,绘制底稿,填色的全过程。格桑曲珍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亲身体验绘制唐卡的过程。格桑曲珍供图

在工作室里,一缕阳光斜照在绷好的画布上。实践队员屏息观看大师绘制唐卡:打底、勾线、填色,每一步都如行云流水,天然矿物颜料在笔下晕染,石绿如草原,朱砂似火焰,金粉若星辰。当队员们亲手执起画笔,才懂这方寸之间的画卷,藏着画师对信仰的虔诚与对技艺的坚守。

从博物馆的历史回响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坚守,“雪域青禾”实践团的足迹,是一次对藏地文明的致敬,更是一场文化传承的接力。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这群青年用行动证明:雪域瑰宝的光芒,终将在代代守护中,照亮更远的未来。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