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杨集乡携手举办乡村振兴面对面暨“轻马七彩”支教启动仪式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5-07-08   浏览次数: 10

为凝聚校地合力,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7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杨集乡携手举办乡村振兴面对面暨“轻马七彩”支教启动仪式。双方围绕乡村振兴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交流,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寒及相关老师,派驻杨集乡东桑庄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张勇和“轻马七彩”支教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杨集乡政府乡长马继磊热情地介绍了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并详细说明了活动目的与议程安排。随后,杨集乡政府党委书记吴飞发表欢迎致辞,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吴飞全面介绍了杨集乡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布局、当前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强调杨集乡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积极探索,致力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期待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借助学院的智力资源与专业优势,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寒在致辞中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整体发展情况。他表示,学院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核心,不断强化专业优势,目前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此外,学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与多个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效能。他详细阐述了学院在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深厚理论积淀和实践成果,强调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具备扎实的理论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指导经验。此次与杨集乡的交流与合作,正是学院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重要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冯慧娟着重介绍了此次 “轻马七彩服务队”的活动安排,服务队将通过支教活动、实地调研、理论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入乡村一线,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在实践中践行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

在随后的乡村振兴面对面交流环节,双方围绕杨集乡在特色产业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展开深入交流。

最后,马院师生与杨集乡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一同参观了濮阳庆丰农业科普示范园有限公司。

此次乡村振兴面对面暨“轻马七彩”支教启动仪式,搭建起了校地深度交流合作的桥梁。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整合校地资源,在教育帮扶、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