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在省派濮阳市范县杨集乡东桑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勇与学院张俊杰教授联合发起的“稻菇轮作、菌渣还田”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实地指导活动成功举办。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耕地质量监督评价处处长耿风令、河南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秸秆管理科崔斌、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孔维丽研究员及范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一行,深入东桑庄村田间地头,与种粮大户面对面交流探讨,携手探索生态循环、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此次活动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针对东桑庄村面临的耕地质量退化、种植结构单一、农业效益不高等现实问题,学校驻村工作队在张俊杰教授科研团队的支持下,坚持内引外联,积极谋划在东桑庄村构建“菌—粮”复合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于水稻收获后利用农闲期种植大球盖菇,实施“稻菇轮作”,不仅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还通过菌丝分泌物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大球盖菇等食用菌栽培所产生的废弃菌渣富含有机质与多种微量元素,经科学处理后还田,可显著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50%以上,能真正实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循环增效”。实践数据表明,采用该技术后,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超过10%,亩均综合收益增加1000元以上,让农民真切感受到科技兴农带来的实实在在成效。
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人才、科技与平台优势,紧扣河南农业强省建设战略目标,深化驻村帮扶长效机制,在生态循环农业升级、农产品高值化加工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不断注入“轻工智慧”、激活“科技动能”,以实际行动书写服务“三农”、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