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报七十七】“食”践筑梦砺青春 出彩中原谱新篇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25-08-10   浏览次数: 10

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七十七)

“食”践筑梦砺青春  出彩中原谱新篇

——记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青春‘食’践行 科普促振兴”实践服务团暑期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组织“青春‘食’践行 科普促振兴”实践服务团成员深入企业、社区、乡村校园开展系列研学科普与助农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生产车间、乡间地头、基层一线磨砺自我、涵养情怀、服务群众,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行动,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篇章注入青春力量。

企业一线观转化 产业实践强根基

实践团队走进泌阳县食品产业核心区,沉浸式触摸科技与产业碰撞的鲜活脉搏。在鲜菇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出菇车间里,恒温恒湿系统如精密的“守护者”,为菌菇生长营造着最适宜的环境,金针菇生产线正将课堂上的“微生物培养条件控制”知识转化为看得见的产业成果;在恒都食品的现代化车间内,从活牛检疫到终端产品出厂的每道质检关卡,都让“食品安全控制点”理论从书本跃入实践;三物融合产业发展研究院里,植物、动物、菌物循环共生的新型农业模式,更让“产学研用”融合的广阔前景在眼前铺展。科技赋能的生动图景,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澎湃力量。

走村入户传健康 膳食科普暖民心

实践团队深入社区,为居民筑牢日常饮食的安全防线。在包头市石拐区村委活动室围绕“食品霉变”的主题向居民解析黄曲霉毒素风险并现场讲解“观其色、闻其味、察其质”的鉴别法。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前锋村,队员入户宣讲冰箱安全知识。发现居民家生食熟食混放时,当即提醒需用密封盒分隔存放,且生食应放下层避免交叉污染;看到冷冻肉则强调:“冷冻不宜超过3个月,久了营养和安全都没保障。”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的村委会里,队员们用唠家常的方式,提醒村民隔夜菜的存放风险,强调生熟砧板分开,让安全知识在轻松氛围中融入生活。在巩义市新沟村的村委会,白佳宁同学结合河南三伏天湿热特点,推荐冬瓜、山药、绿豆等应季食材,讲解“祛湿消暑”功效并示范简易食谱。而在驻马店市泌阳县马谷田镇河南村,队员们踏遍农家院落,通过膳食问卷与村民详谈饮食习惯。针对“重油盐轻蔬果”问题现场答疑,递上健康食谱宣传页,用方言讲解“一拳头粗粮、两捧蔬菜”的搭配原则,让科学膳食融入家庭日常。

校园课堂筑防线 食安知识润童心

实践团队走进小学,用多元形式让知识扎根童心,为孩子们构建校园食安防护网。“碳水化合物是奔跑的‘燃料’,蛋白质是成长的‘砖瓦’”,在河南温县赵堡小学,队员们对照国家膳食指南,巧妙地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传递均衡膳食的理念。同时,聚焦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传授大家查看包装食品生产日期、成分表等技巧。“辣条是高盐食品,不能多吃”,“无糖食品也含糖,人工代糖吃多了有大危害”,学生们热情高涨,在一个个抢答中展示自己满满的收获。在泌阳县村委“食安小课堂”,实物对比让孩子们看清饮料配料表的秘密,了解“代糖”的概念和“0糖”含义。“运动后喝什么最好?”“白开水或淡盐水!”响亮的回答宣告着对含糖饮料诱惑的理性拒绝。不同校园的科普各有侧重,却都让食安与营养知识如春雨般浸润童心。

村田埂解难题 科技助农促振兴

实践队员脚踩泥土深耕乡村,赋能健康振兴双驱动。在濮阳市范县的田埂上,队员们俯身取样检测土壤酸碱度,记录作物生长数据,向农户推广科学施肥、“高矮间作”立体种植技术,助力提升土地利用率与作物质量。在泌阳县千亩梨桃种植基地,团队跟着村支书察看果树长势情况。孙新城教授指出,水果绿色智慧减损保鲜及深加工是增收关键,建议村委依托农业合作社推精准种植、建质量追溯体系;加工端延伸链条,开发果酱、果干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端搭起电商直播与冷链物流网,让新鲜水果直达消费者;农旅融合上打造采摘节、康养研学等活动,让乡村四季都有“好风景”。种植标准化、加工精细化、销售品牌化、农旅融合化的“四化”路径让村支书频频点头,满眼期待这份“轻大方案”落地生根。

在这个夏天,“青春‘食’践行,科普促振兴”宣讲实践团成员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专业践行担当,将食品安全的防护网与营养健康的金钥匙,精准送达千家万户。社区里那恍然大悟的眼神与即刻的行动改变,校园中那热烈的思辨与习惯的悄然养成,田埂上那专注的倾听与对新技术的热切期盼,连同队员们眼中愈发坚定的光芒,共同勾勒出这场社会实践最动人的价值图谱。他们用行动证明,青春的热忱与专业的智慧,必将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民生需求的广阔实践中,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


图说轻工大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