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二十一)
以青春之我,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火炬
——记软件学院“青衿传炬”志愿宣讲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推动“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少年儿童心中薪火相传,2025年7月4日,软件学院“青衿传炬”志愿宣讲团走进郑州市高新区紫锦社区,以沉浸式科普形式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团通过讲解“两弹一星”英雄事迹与核科技基础知识,带领孩子们走近科学前沿,感悟家国情怀,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与热爱祖国的深沉情感。

本次宣讲以核能科普动画片段为开始,配合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的故事,迅速抓住儿童注意力,自然引入核辐射的主题。为了使抽象的核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志愿者们用多米诺骨牌模拟核裂变过程、磁铁相吸现象比喻核聚变原理的方式,直观展现核反应的基本规律;同时结合图文展板,清晰对比核能的安全应用场景与核武器的危害,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核辐射的科学认知,进一步提升参与兴趣。

在互动体验环节,借助小游戏,让小朋友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互动中来,小朋友们依次伸手触摸箱内物品,在不能交流的情况下描述触感与猜想,这个过程被巧妙类比为公众对核电的认知:恐惧往往源于未知和想象,正如大家对箱中物品的陌生感,核电的安全性也需要通过科学了解来消除。此外,借助形象道具、生动比喻及手偶剧表演,将复杂的辐射防护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内容,系统讲解辐射的种类、核电站的安全防护体系等知识。

在知识问答环节,首先让小朋友们根据自己所学和所知踊跃分享核电应用领域,从家庭中的烟雾报警器到医疗中的放射治疗,从工业探伤到航天器能源供给,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对科学的好奇。宣讲员结合孩子们的回答逐一拓展,详细介绍核电在清洁能源、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深化其对核科技价值的认识。
本次宣讲紧扣儿童认知特点,采用儿童化表述:将核辐射防护机制比作 “巧克力防护罩”,把科学原理称作 “科学魔法”,配合动画视频、互动游戏、趣味教具等,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通过摸箱探索、图片解析、情景演绎等方式,让抽象的 “两弹一星” 精神与核科技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助力孩子们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感悟精神,埋下崇尚科学、报效祖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