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报三十五】家电维修助振兴 电力科普耀乡村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25-07-29   浏览次数: 10

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三十五)

家电维修助振兴 电力科普耀乡村

——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阳光电气”家电义务维修志愿服务队暑期实践活动

图为“阳光电气”志愿服务队在范县的合影 。王岚 供图

2025年7月5日至6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阳光电气”家电义务维修志愿服务队奔赴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乡村实际需求,涵盖家电维修、空调清洗保养、安全用电科普等多项服务,以专业技能为村民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不仅让范县村民收获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推动了电力知识在乡村的普及。

家电维修进农家 老旧电器“焕新生”

图为学院指导教师高鹏飞博士为志愿者讲解电视机维修技巧 。王岚 供图

“这台风扇坏了快半年,本想扔了,没想到孩子们给修好了!”当天上午,范县村民张大爷捧着修好的风扇,看着志愿者们的眼神里满是感激。在范县村委会门前的临时维修站点,“阳光电气”志愿服务队的家电维修小分队刚摆开工具,就被村民们围了起来,电风扇、电饭煲、电视机等各式各样的故障电器很快堆成了小山。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登记电器信息,有的拆解检查故障,有的着手更换零件。指导教师高鹏飞博士在一旁悉心指导,针对一台老式电视机的电路板问题,他拿起万用表边检测边讲解:“大家看这里的电容鼓包了,这是长期使用过载导致的,更换同型号元件就能解决问题。”阳光下,志愿者们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没有影响手中的动作,拆线、焊接、调试,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

两天时间里,维修小分队累计修复各类家电80余件。“这些年轻人不仅有学问,还肯下功夫,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一位修电饭煲的大妈说。

空调清洗送清凉 健康知识入民心

图为志愿者团队维修空调外机。王岚 供图

“师傅,我家空调开着总觉得有股味,制冷也慢,是不是坏了?”,范县村民李大姐拉着空调清洗服务队的志愿者往家走。入伏后的范县气温攀升,空调的使用大大增加,但许多村民不知道,长期不清洗的空调不仅费电,还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健康。

志愿者们携带高压水枪、清洁剂等工具,跟着李大姐走进屋内。小心拆下空调滤网,上面的灰尘和霉菌让在场的人吃了一惊。“您看,滤网堵塞会导致风量变小,制冷效果自然差。”志愿者一边用软毛刷清理滤网,一边向李大姐解释,“我们会把蒸发器、风轮都清洗一遍,您以后每月可以自己拆滤网冲一冲,温度设定到26℃最节能。”

在另一位村民家中,志愿者拆卸空调外机时发现散热片被杂物堵塞,清理后开机测试,出风口温度比之前低了近5℃。“难怪之前开半天还热,现在一下子凉快多了!”村民笑着说。此次行动中,志愿者们共为30余户村民清洗空调,不仅送去清凉,更让村民们学会了如何定期清洗。

安全用电筑防线 科普宣传全覆盖

图为宣讲结束合影。王岚 供图

由张曲遥老师及其带领的5名本科生组成科普小分队,到村内的小学为小同学们讲述关于安全用电的知识,并向村内居民分发传单,大力宣传安全用电的必要性。活动开场,志愿者用趣味动画开启“电的奇妙之旅”,从生活里的电灯、电视讲起,带孩子们认识电的 “日常模样”,再延伸到电的产生原理,让大家对电有了基础又直观的认知。紧接着,聚焦用电危险,志愿者结合真实案例,用简单易懂的演示——比如用湿毛巾模拟湿手触碰插座,展示可能引发的触电风险,让小朋友们真切感受到违规用电的可怕,牢牢记住 “电老虎” 的威力。教学中,志愿者变身”安全导师”,围绕日常用电场景手把手教学:教小朋友正确插拔插头,演示如何检查电器是否 “生病”(如发烫、异响);还把安全用电要点编成顺口溜,像 “湿手别碰电,老化线别用,雷雨快进屋”,让知识好记又好用。互动问答时,小朋友们踊跃抢答,在欢声笑语里巩固 “不随意摆弄电器、远离户外危险电线、雷雨天气防雷避险” 等安全技能。这场宣讲,把专业的用电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内容,在趣味互动中播撒安全种子。志愿者们用行动守护童真,助力西屯村小朋友们筑牢用电安全防线,让成长之路满是 “安全光亮”。

通过此次活动,科普小队们给西屯村和东桑庄村小学的孩子们讲述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助力纠正他们的不良用电习惯,推动安全用电知识在乡村社区的广泛传播,减少因用电不当引发的火灾、设备故障等安全事件,为乡村平安建设与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践行了社会责任。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此类实践活动,以专业所长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力量在基层一线绽放光彩。


图说轻工大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