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二十)
实践研学筑根基,科普传薪向未来
——记机电工程学院“点亮科技之光,筑梦科创未来”科技科普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郑州轻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点亮科技之光,筑梦科创未来”科普实践队在徐莉老师和吕志斌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科技强国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研学探秘:解码科学奥秘
实践团队来到河南省科技馆“探索发现”展厅。在机械传动展示区,齿轮、蜗杆等十余组运转的机械装置动态展示出机械原理的基本图谱。队员们通过近距离观察齿轮的传动路线、连杆机构的运动轨迹,将课本上抽象的机械结构知识与实物装置一一对应,深化了对机械原理的理解。


科普传薪:播撒科学火种
科普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队员刘语利用图文并茂的PPT,以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切入点,向小朋友们讲解基础科学原理。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知识具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在讲解过程中,刘语增设了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举手抢答,现场气氛活跃。此举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还让他们认识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巧手筑模:体悟科学原理
在实践环节,团队准备了数十套涵盖力学装置、工程结构及小车模型等类型的科普拼装模型。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很快掌握了拼装方法,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组装结束后,团队带领小朋友们来到实验室,由郑华栋老师进行机械臂操作演示。通过讲解机械臂关节运转原理,他帮助孩子们建立起模型与实际机械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企途探真:破译智造密码
实践团队来到河南凯邦电机有限公司参观学习。首先,人力资源科樊坤鹏对社会实践活动安全事宜做了详细说明,接着带领实践团队参观了直流生产车间,注塑生产车间等。在直流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精准完成电机零件生产的全过程,机械臂与流水线的协同作业展现出高效的智能制造场景。队员们拿起生产出的电机定子仔细观察,直观感受到了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感叹科技为工业生产带来的变革。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采用“学习-传播-实践”三位一体的模式,将专业知识与科普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同时校企合作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深化队员们专业知识理解。团队成员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用青春力量助力科学精神的传承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