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一百零一)
红色基因润童心,青春实践筑成长
——记经济与管理学院“轻”春心向党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活动中以及活动结束合影留念。刘海霞供图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丰富乡村少年儿童暑期文化生活,近日,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轻”春心向党志愿服务队,分别前往辉县市南冀庄村委会和郑州市牛砦村委会开展了“红色基因润童心,青春实践筑成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志愿服务队成员们结合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精心策划了各项活动环节。成员们前往辉县市南冀庄村委会开展活动。活动中,不仅为小朋友们进行了党史知识科普,还结合了当地地标“郭亮挂壁公路”为小朋友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故事,引导小朋友们将“爱党爱国”牢记于在心间。随后,在织布手工课过程中,小朋友们用红黄两色不织布剪裁拼贴出党徽、红旗等红色标识,将对党史的初步认知转化为具象化的艺术表达。
志愿服务队成员们走进郑州市牛砦村。活动从学唱红歌开始,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熟悉易懂,成员们将歌曲拆分逐句教学,同时还融入手指操,边示范边讲解每个动作的含义,五指并拢代表“中国共产党”,双手托举象征“新中国”。孩子们专注地模仿,歌声与指尖动作化作党史与童心之间的纽带,让红色旋律悄然入心。随后,在“跨时空对话”环节,成员们将雷锋故事以漫画形式呈现,引导孩子们理解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在成员们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提笔写下对革命先烈的心里话,有的孩子即便不会写文字,也要用拼音代替,一字字一句句稚嫩的表达,是他们最真诚的感情。此刻,书信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一次隔空对话,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革命精神的理解。
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担任“红色故事讲述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情讲述了“小萝卜头”、“赵一曼”与“刘胡兰”等经典革命故事,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娓娓道来,深深吸引了在场的小听众们。孩子们神情专注,认真聆听,在故事中感悟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与英雄人物的坚定信仰。随后,成员们带领小朋友认识了几个常见的红色标识,教他们如何排版,并在白板上示范天安门的简笔画,耐心地引导小朋友们创作自己的红色主题手抄报。孩子们伏在长桌前,用画笔描绘出心目中的“党”与“祖国”,真挚地诉说着拳拳爱国之心。
本次实践活动,搭建了高校学子服务乡村教育、助力青少年成长的桥梁,是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践行责任担当的生动体现。活动以青年力量激活乡村红色教育,有效筑牢了少年儿童理想信念根基,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轻”春心向党志愿服务队也将不断深耕党史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奋力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