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智能电驱动与智慧能源团队陈志伟博士在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领域取得多项成果。
成果一:Z. Chen, S. Jin, Y. Shen, and M. Wang. Loss minimum control of surface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virtual complementary square wave si-gnal injection[J]. 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 2025, DOI: 10.1109/JESTPE.2025.3538598.
成果二:Z. Chen, Y. Wang, Y. Shen, and M. Wang. An improved current harmonic decomposition for IPMSM based on multiple virtual three phase systems construc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25, DOI: 10.1109/TPEL.2025.3566438.
成果三:Z. Chen, C. Geng, Y. Shen, M. Wang and X. Yang. Improved inductan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high frequency signal characteristics acquisition for IPMSM considering voltage phase delay[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25, DOI: 10.1109/TPEL.2025.3561462.
成果一发表在电气工程知名期刊《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成果二、三发表在电气工程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电机效率、谐波电流含量以及控制算法的参数鲁棒性是衡量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性能的关键指标。为此,团队从效率优化、谐波电流提取以及参数在线辨识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提升电机运行效率,成果一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方波信号注入的最小损耗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向d、q轴电流转矩分量中分别注入一对互补方波信号来提取铁耗对d、q轴电流转矩分量偏导信息,进而利用提取得到的偏导信息实现了d轴电流参考值的在线设定,从而确保了电机的运行效率。为提升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的控制能力,成果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多虚拟三相绕组构建的电流谐波分离策略,给出了实现任意频次电流谐波分离的虚拟绕组构建数量和间隔角度的约束条件,并以分离IPMSM含量较多的5、7、11、13次谐波为例,构建了相位互差p/15的四个虚拟绕组,分析了虚拟绕组中,各次电流谐波在αβ坐标系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实现谐波电流分离的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可以实现电流谐波的单独分离,提取得到的电流谐波特征量波动更小,在对电流谐波进行控制时,减小了额外引入的高次谐波含量。为提升控制算法的参数鲁棒性,成果三一种基于高频响应电流及高频电压特征量获取的电感辨识方法。该方法在考虑定子电阻和交叉耦合的影响下,建立了关于高频电压特征量和高频电流特征量的电感辨识矩阵,并在ABC坐标系中,通过多倍频旋转坐标变换,实现了高频电流特征量的准确获取。同时分析了数字控制延时对注入的高频电压以及采样得到的高频电流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针对高频电压的数字控制延时补偿策略。接着,根据获取得到的高频响应电流特征量及高频电压特征量,代入所建立的电感辨识矩阵,实现了电感的在线辨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可以提高电感参数辨识的准确性。

图1 电动汽车电机效率优化部分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

图2 电动汽车电机谐波电流分离部分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

图3 电机参数在线辨识分离部分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
上述论文以郑州轻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陈志伟老师为第一作者,申永鹏老师为通讯作者,研究生金书斌、王一龙、耿朝阳分别为第二作者。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等项目的支持。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和《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均由IEEE Power Electronics Society主办,是国际知名的电力电子学术期刊,涵盖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系统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上述期刊分别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二区Top期刊,2025年影响因子分别为6.6、4.6。
原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870310;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981936;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966216.
第一作者:陈志伟

郑州轻工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永磁电机系统及其驱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的研究。主持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1项、企业横向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质审查专利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