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提升座谈会
发布部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4-15   浏览次数: 10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4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512会议室召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提升座谈会,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专兼职老师、学院班子成员、教学督导参加座谈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易善武主持。

教学督导刘兴华、张珍、陈开颖分别在前期听课的基础上进行情况反馈,重点围绕过程性考核、学生参与度、课堂管理等方面提出系列建设性意见。

党总支书记马寒做主题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历史演进、政策指向与核心任务》的辅导报告。他从探索中确立、恢复中发展、发展中完善等阶段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势与政策课演变过程,以“三项内容”和“四个目标”界定形策课的功能定位和核心任务,从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预判形策课的未来政策指向。

会上,徐菲、王利敏、田烟、孙铁山4位老师就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教学资料及时更新、学生成绩科学评定、消除后排现象技巧、课堂管理方法创新等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大家围绕新媒体、Deepseek等人工智能在课堂中的应用、加强学情分析、提升学生参与度等进行研讨。

院长闻英传达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并就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把握好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性质,坚定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提前了解学情,把握学生需求,找到学生的困惑点、兴趣点和心理诉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第二,从教师供给角度,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马理论功底,要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将问题讲清、讲深、讲透;第三,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三个导向”,价值导向是首要考量标准,现实导向注重从生活中挖掘上课资料,问题导向需要有重点地进行授课,从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人:宋瑞娟)





图说轻工大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