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发展性资助育人内涵,以美育浸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4月9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二教楼416、后勤楼107开展“立德•励志•砺行”成长计划之美育浸润系列活动。活动以“弦动千年·科技传韵”为主题,面向2023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设民乐美学课程与实践课堂,通过“鉴赏+体验”模式厚植文化自信,赋能成长之路。
活动由潘栎霓老师开展专题导赏,课程以《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经典曲目为切入点,借助多媒体技术解构古筝的基本技法,通过鉴赏民乐中丰富的中国传统元素,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实践环节,资助工作学生助理团队化身“文化助教”,从佩戴义甲、基础指法到简谱识读进行手把手教学。学生分组完成《沧海一声笑》片段学习,在实践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美育浸润是发展性资助的关键一环,通过艺术实践打破‘贫困生=资源匮乏者’的单一叙事,让每位学生在文化传承中找到自我价值支点。本次美学浸润活动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素养提升与人格塑造,通过“经济支持+资源供给+实践赋能”三维模式,帮助贫困学子走向更辽阔的精神原野,助力学生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跨越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