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报三十七】赏千年文物韵,育时代学子心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25-07-29   浏览次数: 10

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三十七)

赏千年文物韵,育时代学子心

——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豫见山河骨”暑期社会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溯源华夏文明根脉,感悟历史文化魅力,厚植家国情怀,近日,郑州轻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豫见山河骨”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赏千年文物韵,育时代学子心”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走进河南省博物院,穿梭于不同历史主题展厅,探寻中原文明的千年印记。驻足凝视贾湖骨笛、妇好鸮尊、云纹铜禁等珍贵文物,透过斑驳锈迹与精巧纹饰,感悟先民智慧与匠心。在史前文明展区,通过器物陈列与场景复原,了解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于夏商周展厅,仔细研读青铜器上的铭文,解读文字背后的礼仪制度与历史故事,尽管部分文物年代久远、信息有限,但队员们仍从细节中挖掘出古人的创新精神与文化传承。

在博物院核心展区,队员们系统参观了基本陈列、专题展览等多个区域。在“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主展厅,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唐宋时期的瓷器,沿着历史脉络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在专题展区,围绕“河南古代建筑”“明清河南”等主题,学习传统建筑技艺与地方文化特色。通过观摩文物实物、模型沙盘与多媒体展示,深入理解河南作为“华夏文明摇篮”的重要地位,体会博物馆“传承历史,启迪未来”的使命担当。

在数字化互动展厅,实践队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解锁文物背后的深层内涵。通过VR技术“穿越”至楚国铸铜工坊,沉浸式体验云纹铜禁的失蜡法铸造流程;利用AR扫描功能,使唐三彩马的釉色变化与立体结构跃然眼前。同时,在“考古探秘”体验区,队员们模拟考古发掘过程,亲手清理“文物残片”,结合展厅中“河南考古成果展”的图文资料,完整了解从史前遗址发掘到夏商都城探索的考古历程,感受中原大地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明传承的生生不息。


通过此次对河南省博物院的参观实践,让学生深切感悟到中华文明发展的波澜壮阔和古代先民“精思巧技,匠心传承”的智慧,也更加珍视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根脉。历史凝结文明,文物启迪未来。新时代的我们要切实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应博古通今、守正创新、知行合一,努力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与创新发展的践行者。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