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五)
科普筑梦启童心,文化传薪润社区
——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薪火”宣讲队暑期实践
2025年7月1日至11日,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轻马薪火” 宣讲队走进郑州市中原区秋雅社区,连续开展了以 “追梦航天”“职业体验”“戏曲探秘” 为主题的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知识宣讲、互动体验、实地操作等多元形式,为社区儿童打造了集科学启蒙、社会认知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成长课堂,获得社区居民与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航天科普:点燃探索宇宙的童心
7月1日,宣讲队以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为核心,开启了首场航天主题科普活动。

图为宣讲队队员与社区全体小朋友合照。刘瑞杰供图
宣讲队队员刘小雨通过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的珍贵影像资料,带领孩子们重温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历史性时刻。当太空中传来《东方红》乐曲时,现场掌声雷动。她以 “洗衣机大小”“三个小朋友体重” 等生活化比喻,生动讲解了卫星的体积、重量及 “让乐曲传遍全球” 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时间轴系统梳理了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空间站的中国航天里程碑事件,特别介绍了国务院在2016年将4月24日设立为 “中国航天日” 的由来。
互动环节中,“航天工具知多少”“航天员装备猜猜看” 等游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认识了运载火箭、航天飞机及头盔、安全系绳等装备;“太空生活体验” 视频则展示了航天员站着睡觉、太空锻炼等趣味场景。活动高潮环节,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动手制作迷你太阳能卫星模型,通过组装木板与太阳能板,直观理解太阳能发电原理,看着自己的 “小卫星” 在阳光下 “工作”,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职业体验:小小售货员的成长课堂
7月4日,宣讲队以 “做一名小小售货员” 为主题,通过 “理论+实践” 模式带孩子们更好地认知世界。

图为宣讲队队员徐莹莹进行宣讲。刘小雨供图
上午的理论宣讲中,徐莹莹通过PPT系统解读售货员职业内涵:作为连接商品与消费者的桥梁,其核心职责涵盖顾客服务(解答疑问、协助选品)与商品管理(陈列、补货、库存盘点)。她详细拆解了职业日常,从 “微笑接待 — 需求询问 — 个性化推荐” 的服务流程,到货架整理、收银操作、库存核对等细节,并总结了 “欢迎光临”“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等服务用语及商品规格、保质期等专业术语,通过场景化举例帮助孩子们快速理解。
下午,宣讲队带领孩子们走进超市开展实践体验。孩子们分组负责商品整理、顾客接待与收银操作:在商品区将零食、日用品摆放整齐并核对标签;在服务岗用礼貌用语回应顾客咨询,准确介绍商品信息;在收银台学习扫描条形码、核对金额与找零。超市工作人员现场指导,让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体会到职业的专业性与责任感。
戏曲探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月11日,“戏曲王国探秘之旅” 活动中,万晓琳以时间轴梳理了戏曲从先秦萌芽到明清繁荣的发展脉络,介绍了京剧、豫剧、越剧等50多个剧种的特色,其中京剧因流行最广、表演精细成为讲解重点。

图为宣讲队队员万晓琳进行宣讲。徐莹莹供图
在角色认知环节,她解析了 “生、旦、净、丑” 四大基本角色的分工,并介绍了关汉卿、王实甫等剧作家,以及梅兰芳、常香玉等表演艺术家。通过南北戏曲对比赏析,孩子们观看了《穆桂英挂帅》(京剧)、《花木兰》(豫剧)等经典片段,感受南方戏曲的优雅柔美与北方戏曲的苍劲悲壮。
脸谱文化讲解中,万晓琳展示了关羽(红整脸)、包拯(黑整脸)等经典脸谱,解读色彩与图案背后的人物性格,孩子们在惊叹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活动最后,全体成员合影留念,为此次系列实践画上圆满句号。
实践成效与社会反响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 “知识输入 — 互动消化 — 实践输出” 的闭环设计,实现了多重教育目标:航天活动激发了科学探索精神,职业体验培养了沟通协作能力,戏曲宣讲增进了文化认同。秋雅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为成长提供了多元养分。“轻马薪火” 宣讲队表示,将持续探索 “理论宣讲+实践体验” 模式,让社会实践成为连接校园与社会的纽带,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学、责任与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