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提升本科高校智慧教学应用水平,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本科高校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教办高〔2021〕268号)文件精神,学校将组织开展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限额
我校共分配4个名额,每个教学单位限报1项。
二、立项选题
智慧教学研究专项课题选题应主要聚焦以下五个方面:
1.智慧教学环境建设
智能设备应用助推新型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研究;智慧教室与实验(训)室环境下的智慧教学改革研究;教学场所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智能化学习环境研究;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学科智慧教学方式与方法研究等。
2.智慧教学资源建设
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平台的使用与建设研究;校级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共享与应用研究;跨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等。
3.智慧教学能力建设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智慧化教学模式研究;教师利用微课、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创新教学应用研究;智慧教学工具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等。
4.智慧学习应用创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学习内容多样化研究;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学生智慧学习工具助力英语学习效率提升研究;AI助力差异化群体智慧化学习与个性化指导实效研究;人工智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实证调查等。
5.智慧教学评价创新
基于过程性数据采集与信息归集,助推智慧化教学改革综合评价研究;AI赋能智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动态监测研究;智慧化课程学习评价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提升研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综合服务平台,探索与实践多样化评价方法研究等。
三、立项要求
1.所研究课题符合新时代高等学校智慧教育教学发展理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适用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2.课题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有整体的课题研究设计方案,有明确的预期成果。
3.课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4.支持和鼓励多所院校联合申报,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高校吸收行业、企业人员参与项目研究与实践。联合申请的项目需明确主持学校及项目负责人。
5.项目主持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有丰富的智慧教学实践经历、较高的研究水平、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主持完成过校级以上教改项目。项目主要成员必须直接参加项目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
6.项目主持人和主要成员限主持1项或参与2项教改项目,项目成员数量(含主持人)限8人,跨单位合作项目成员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增加3人,最多限5个单位不超过20人。立项项目参照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管理。
四、项目成果要求
1.课程资源。须围绕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环境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慕课、翻转课堂、线下线下混合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学习方式创新、教学考核评价与考试创新等方面,提交典型、优质的精品教学应用案例相关的课程资源(含.doc或.ppt格式的文件),每份须包含教师授课教案(或教学设计)、教学课件(PPT)、教学视频(课堂实录或微课)。
2.教科研成果。发表相关教科研论文,教材专著等。
3.结题报告。项目研究结题报告,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经费使用情况等。
4.其他。提交具有本校特色的优质建设成果,或具有特色的教学实践成果视频材料。
五、材料要求
请各教学单位于2021年10月8日前将《河南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申报书》和《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发送至教学科信箱:jxknew@zzuli.edu.cn。
附件1:河南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申报书.doc
附件2: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doc
附件3: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本科高校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pdf
教务处
2021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