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学报》2018年第1期(全文下载见附件)
发布部门: 学报   发布时间: 2018-01-28   浏览次数: 439

烟草科学与工程

腊状芽孢杆菌L16降解番茄红素生成香味物质的研究……………………………………杨雪鹏,孙建宏,汪芳芳,金宝义,郑坚强(1)

摘要:烟叶来源的腊状芽孢杆菌L16在番茄红素底物浓度为300 mg/L的培养基中,35 ℃,150 r/min,pH=7.0培养至72 h时,番茄红素降解量达到最大值224.4 mg/L.经GC-MS分析,番茄红素经腊状芽孢杆菌L16降解得到两种产物,分别为6-甲基-5-庚烯-2-酮和异辛二烯酮,这两种物质均为烟草特征香气成分.

香紫苏油主成分含量测定及其香气贡献评价……………………………………白冰,楚首道,杨靖,张改红,贾春晓,毛多斌(7)

摘要:以苯甲醇为内标物,选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采用GC-MS法对香紫苏油中10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香气阈值和香气活力值进行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样品中各组分很好地分离,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0.6%~97.2%,检出限为9.5~232.8 ng/L,说明该方法重复性和灵敏度良好;香紫苏油中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的含量分别为20.3%和42.7%,香气阈值较低且香气活力值远高于其他成分,对香紫苏油香气贡献最大,与嗅香评价结果一致.

主要杂环胺类化合物研究进展……………………………………付瑜锋,胡少东,段鹍,王宝林,孙志涛,芦昶彤,田海英,郝辉(13)

摘要:对业界关于杂环胺的分类及其危害、烟气杂环胺的检测、主要杂环胺代谢产物和杂环胺暴露量监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杂环胺具有高致癌和致突变能力,烟气中杂环胺主要有10种,含量较高的为Harman,Norharman,AαC和MeαC;对烟气中主要杂环胺的研究多集中在AαC和MeαC,关于它们的代谢途径已经明确,但关于它们代谢产物数量的报道稍有差别;杂环胺暴露量监测主要通过检测分析人体尿液或毛发中的原型杂环胺实现,杂环胺代谢产物可作为暴露标志物用于杂环胺暴露量监测.未来的研究围绕Harman和Norharman的协同诱变作用、杂环胺AαC和MeαC的代谢产物作为暴露标志物、快速有效地检测生物样本中杂环胺的方法和吸烟与杂环胺暴露的相关性等方面进一步开展,从而减少杂环胺的危害性,为“吸烟与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食品与生物工程

酶解菲律宾蛤仔水煮液制备牛磺酸工艺研究……………………………………胡凯伦,高荣春,杨丰盛,刘文转,杨静峰(26)

摘要:研究了酶解菲律宾蛤仔水煮液提取牛磺酸的工艺条件和提高所制备牛磺酸纯度的途径.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为最适提取酶;在酶解温度45 ℃,酶解时间3.5 h,酶解pH=8.0的条件下,牛磺酸纯度为8.67%,回收率为 95.80%;酶解产物经电渗析除盐后,纯度为21.30%,回收率为89.59%;经阳离子树脂交换后,纯度为31.18%,回收率为83.64%;经乙醇重结晶提纯处理后,纯度达97.28%.

动物宰后胴体/肌肉冷却方式研究进展……………………………………李可,刘俊雅,扶磊,刘骁,何向丽,栗俊广,张华,白艳红(34)

摘要:综述了传统冷却方式、喷淋冷却方式、血管注射冷却方式、逐步冷却方式和超快速冷却方式5种常用的动物宰后胴体/肌肉冷却方式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优化宰后胴体/肌肉的冷却方式以降低胴体质量损失、改善肉的嫩度、保证冷鲜肉的品质和降低企业经济成本,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开展逐步分段冷却方式和超快速冷却方式对肌肉嫩度影响机制的研究,依据胴体质量和形状,综合考虑不同种类胴体和肌肉纤维类型的差异,对不同冷却方式参数进行调整,并结合应用电刺激、改进包装方式等措施以保证肉品品质与安全,将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与化学工程

三嗪基共价有机骨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孙淑敏,周超,吴琼,王培远(43)

摘要:以对苯二腈、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简单离子热的方法合成三嗪基共价有机骨架/石墨烯(CTFs/G)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TFs/G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倍率特性,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可以达到372 F/g,高于CTFs材料的166 F/g,经1000次循环后其比电容仍维持在168 F/g,循环稳定性较好.

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汞的快速检测……………………………………张肖静,陈涛,傅浩强(49)

摘要:分别采用DTPA,EDTA和HCl 3种提取剂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汞进行提取,选择提取率最高的作为提取剂.另外,制备了空心碳球/聚苯胺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制成DNA修饰的空心碳球/聚苯胺电化学传感器,并对土壤中的有效态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种提取剂中,DTPA对土壤中有效态汞的提取率最高,为20%~31%;该化学传感器能够准确、灵敏地检测土壤中的有效态汞含量,与采用原子荧光法的测定结果相比,两个实际样品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2.32% 和2.71%.

基于非共价键作用构筑的白光凝胶研究进展……………………………………樊凯奇,苏振宁,王书元,赵帅,韩光鲁,余述燕,张宝浩,尹志刚,宋健(56)

摘要:从白光凝胶形成的作用方式出发,综述了以氢键作用、π-π堆积作用和金属配位作用等非共价作用来构筑白光凝胶的研究现状,指出,基于非共价键作用构筑的白光凝胶可使不同发色团化合物产生动态和可逆的一维组装,自组装形成的聚集体有助于调节供、受体分子间的距离和偶极方向,提高分子间的能量转移效率,获得可调控的白光凝胶发射材料,该白光凝胶具有对外界明显的刺激响应特性和灵活的相转变过程,以及良好的可塑加工性,在显示材料、照明设备等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已经获得的白光凝胶体系存在着在强机械力或高温下会被破坏、凝胶强度低、干凝胶的制备周期长等问题,未来应加强凝胶因子结构和供、受体能量转移效率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以促进白光凝胶工业化应用的尽早实现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

TTP权重的多所有者RFID标签所有权动态转换协议……………………………………甘勇,王凯,贺蕾(72)

摘要:针对目前RFID标签所有权转换协议大多数不具备原所有者无关性和存在安全隐私问题的现状,基于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算法提出了一种带可信第三方(TTP)权重的多所有者RFID标签所有权动态转换协议.该协议中,新所有者通过购买的方式,从原所有者那里获得原始子密钥和权重,协议分别通过恢复原始密钥和TTP来验证原所有者和新所有者的合法性,并且利用秘密共享方案根据新所有者的权重来分发子密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可明显提高所有权转换的安全性,其计算量和耗时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适用于低成本标签.

基于自适应亮度高程模型的路面阴影消除算法研究……………………………………裘国永,李丽,李良福,马卫飞(88)

摘要:针对亮度高程模型的阴影消除算法GSR的关键参数需要手动设置、亮度等高区域的划分和亮度补偿方法也都存在严重缺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亮度高程模型的路面阴影消除算法SGRSR:首先,采用形态学膨胀运算和高斯平滑滤波消除路面裂缝和路面纹理对后续阴影区域划分的影响;然后,利用最大熵阈值分割求解出高斯平滑后路面影像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的划分阈值,以此实现划分阈值的自适应确定;最后,基于改进的亮度等高区域划分模型和亮度补偿方法,实现路面阴影的消除.实验结果表明,与GSR算法相比,本算法不仅能够对路面阴影影像进行自动的阴影消除,而且在阴影消除后,路面影像的亮度过渡更加自然.

基于优化FCM算法的法医学人体损伤面积测算技术研究……………………………………杨浩杰,刘刚(94)

摘要:针对传统法医学人体损伤面积测算方法耗时长、聚类效果不佳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图像分割SLIC-AFSA-FCM算法,以便准确而又方便地测量法医学人体损伤面积.该算法采用超像素技术缩小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样本规模;使用多子群并行人工鱼群算法(MSSP_AFSA)对像素样本集进行预处理,计算最佳图像分割初始聚类中心;利用FCM算法进行图像分割聚类划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对人体损伤图像分割的速度和面积测算精度较K-means算法和FCM算法均有很大提升.

基础科学

多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实验研究……………………………………王贞涛,夏磊,张永辉,钱怡松,顾利定,邱乾胜(96)

摘要:采用高速数码摄像技术,通过图像对比与分析,获得了无水乙醇的一些多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依据无量纲流量α和静电Bondβ对这些模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与单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相似,在多毛细管静电雾化模式出现了滴状、纺锤、射流及多股射流等雾化模式,并随着电压与流量的增加依次出现转变;同时由于毛细管、射流之间的库仑力作用,两股射流呈现对称向外倾斜分布随着静电Bond数值的增大,两种多毛细管出现纺锤和脉动射流模式的重复频率增多,且两种模式的摆动幅度随之减小,当静电Bond数值增大到某一值时,纺锤模式将会转变为脉动射流模式;当静电Bond数值继续增大时,两种多毛细管均产生多股射流模式,且其射流数目随着静电Bond数值的增加而有所增多

Mikhailov-Shabat-Sokolov方程的精确解……………………………………何国亮,马玉飞(104)

摘要:利用G/G展开法求得了著名的Mikhailov-Shabat-Sokolov(MSS) 方程的双曲函数解、三角函数解和有理函数解3种形式精确行波解特别地,当参数取特殊值时双曲函数解可以转化成孤立波解.

《轻工学报》2018年第1期目录.pdf

《轻工学报》2018年第1期内文.pdf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