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服务 促生态建设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13-07-27   浏览次数: 178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五十五)

——记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开拓者环境保护小分队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建设农业生态文明一直备受国家重视,科学技术加快了农业发展的步伐。但是,如今在很多农村地区,化学肥料的不合理使用已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板结、收成年减等问题。倡导合理使用化肥,保护土壤环境已迫在眉睫。为此,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开拓者环境保护小分队,在分团委书记万慧杰老师带领下,赴项城市农村地区开展为期5天的调研活动。

15日小分队到达项城市,休息期间,队长对队员们的任务进行详细安排。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到家住项城市韩岭自然行政村的韩新生家中。韩新生介绍,他在自家农田旁建有养猪场,猪的排泄物一部分通入沼气池,一部分作为天然有机肥与化学肥料混合,施给农作物。然后,小分队成员来到当地一处玉米地,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将玉米地分成十块测量区,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玉米株数进行测量,经计算,队员们得出此地玉米种植密度大约为4500株∕亩。队员们依据单株玉米生长所需的最高营养元素分量,得出每亩玉米需要播撒一袋化学肥料,这一结果与当地农民的播撒量相符。

沿着百年运河,队员们来到一个乡镇的化肥销售点。向老板说明此行的目的后,老板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与玉米相关的化肥种类。队员们从老板口中得知,玉米种植从选种到施肥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过程,因为化肥与种子是一种绝对的相匹配关系。当下农民最普遍使用的化学肥料就是NP2O5K2O,这种化肥净重50千克∕袋,其中无机化合物成分占重量的40%。当地农民大多使用这种化肥种植玉米,都取得不错的收成。

实践的最后两天,小分队成员深入当地大街小巷调查,并宣传化学肥料的知识。调查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例如:化肥的保存方式、何时播撒化肥可以让植物对其吸收率达到最高、植物对化肥的吸收方式、化肥对土地的影响等。当地农民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是很了解,队员们便向他们进行详细讲解说明。

在实践调查期间,队员们还向农民讲解如何治理生病的花草。一位姓任的先生请队员们治理生病的水观音,队员们通过观察发现水观音叶片大量变黄,再结合周围环境,队员们判断短期内其叶片变黄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植物被暴晒导致叶绿素大量流失。随后,小分队成员建议任先生将植物放置阴凉处并适量施加钾肥,任先生再三向小分队表示感谢。

通过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与不易,真正领悟到助人是快乐之本的含义。同时,此次实践活动将小分队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对提高大家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