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检验真理 创新成就进步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13-07-26   浏览次数: 228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五十)

——记技术物理系科技创新小分队

 

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75号我校技术物理系科技创新小分队在该系张晓东老师指导下开始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本次暑假实践活动历时近一个半月。此次活动分三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搜集历年智能车、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相关资料,对近年技术物理系学生参赛作品进行观摩学习,从而制定参赛方案。中期是制作阶段,本阶段将依托本系实验室平台,完成设计组装与调试。后期比赛阶段,队员们将组队参加华北赛区“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小型智能车以发展迅猛、前景广阔的汽车电子为背景,运用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与汽车等专业科学知识。为弥补队员们知识的缺陷,张晓东老师带领队员们查阅大量相关专业书籍,并与队员们相互探讨交流,队员们亲自动手制板和编程以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围绕改进与完善智能车性能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虽是实践活动前期,但队员们努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活动锻炼队员们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队员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团队参加华北赛区“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打下坚实基础。

七月中旬,第八届“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各赛区相继开赛,河南被划归为华北赛区,比赛地点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小分队将与河南各高校及北京、河北、天津、山西的各高校参赛团队同台竞赛。张老师告诉队员们,赛区不少参赛学校在往年的比赛中都有过不俗的成绩,队员对此满怀期待又倍感压力,强者之间的对决即将开始。

队员们为此比赛已精心准备一个学期之久,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动手动脑,通过多方渠道获取相关技术资料,制作电路,设计安装车模并编程调试。队员们的勤奋与团结,使他们设计的电磁小车在校内选拔赛中用最快的速度成功出线,取得良好成绩,最终代表学校参加地区赛。在地区赛即将到来的一周内,队员们终日废寝忘食,想方设法提高小车整体性能,多日未离开实验楼一步。711日正式出发前往河北,在火车的终点,队员们数月来的辛勤努力将会得到检验。12日为报到时间,但队员们不忘抓紧时间对车况做最后一次检查。13日为测试赛道时间,主办方在赛场内铺上多套各组别所需不同赛道,以方便各校参赛赛车适应赛道。时间紧迫,每个参赛团队只有上下午各半个小时的试车时间。试车过程队员们发现主办方所用的电磁信号发生器与在学校所用的存在不小差异,于是连夜铺好赛道重新调车,终于在次日交车之前完成对车模程序的修改。14日开始正式比赛,小分队抽签分到乙组50号,看到前面参赛队伍的比赛情况,队员们对自己的赛车也有了大致定位。轮到队员们比赛时,试车一分钟后开始比赛,打开开关,延时两秒钟,车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顺利冲过起跑线,直道加速,再穿过S弯,“漂移”过弯道,又回到终点,小车顺利完成比赛。比赛结束当天即公布结果,小分队最终荣获二等奖。

准备智能车竞赛这段时间里,队员们获益匪浅,为了做好赛车,队员们将大学里所学知识全部调用出来,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C语言等等,理论学习时无论怎么学习都不能完全理解的知识,经过实际动手实践之后很快就深刻理解掌握,同时还会有新的体会。

此次比赛,小分队向外界展示我校优秀的专业技能,提高了我校知名度。同时也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实践也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并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夯实基础。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