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鳏寡孤独 播撒爱心种子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13-07-16   浏览次数: 197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三)

——记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赴南阳寨郑州社会福利院实践小分队

以雷锋精神为起点,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服务社会精神,增强个体道德实践能力,是构建道德法制社会的重要基石。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要求,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组织应用化学12-015名学生,在朱广正老师的带领下,赴南阳寨郑州社会福利院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关爱残疾儿童”实践活动。

经过前期详细周密部署,76日下午,队员们来到南阳寨郑州社会福利院,开展本次实践活动。经了解,郑州市社会福利院的主要工作是收养郑州市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确定抚养人或赡养人的“三无”人员,现有孤、老、残、幼等各种弱势人员近50人。

为提高工作效率,队员们分工合作:付柯瑞为队长,负责小分队指导工作,汪华志负责摄影,王槐顺负责财务管理,彭佳佳负责通讯报道,王儒玉负责文档管理。大家各司其责,实践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在福利院,小分队首先联系到福利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董楠,他是一位先天不能正常行走的残疾人。在董楠的引导下,队员们开始和老人交流。有的老人发音模糊,无疑给交流增加难度,但看到老人们热情真挚的笑脸,队员们顿时又信心满满。

一位叫张忠涛的老人,详细地跟小分队成员讲述他在福利院的生活。便利的出行、舒适的住宿、可口的饭菜让这位饱经风雨的老人感受到晚年的幸福。老人是个豫剧迷,队员们便和老人谈起电视、戏曲。交谈之余,老人还不忘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赢得大家阵阵喝彩。小分队成员们当即作出决定,出钱为这老人买一台收音机,让老人听戏的愿望得到满足。

和老人愉快地交谈之后,队员们来到二楼——儿童聚集区,在这里认识不少小朋友。第一个就是景遂华,他很聪明,队员们跟他聊了很长时间,也了解了很多。他曾去过美国,并在那里认识了一位朋友,那位朋友给他写过一封信,上面写着:“From the moment I saw your picture a year ago in the computer,I love you.I pray to God every day that he would care about you and protect you.”从稚嫩的文笔队员们可以看得出,一种超出国籍的友谊早已在两个纯真的小朋友之间建立。遂华告诉队员们,他还会去美国。“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相信他”,福利院的一位小朋友这样说,但是透过遂华坚定而自信的眼神,队员们相信并祝福他。

随后,孩子们要听歌。一位队员便挑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和孩子们一起唱。一曲结束之后,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拍手嚷着还要听。于是,队员们唱了好几首歌。孩子们听得、唱得都很投入,一直对队员们翘起大拇指。唱完歌,小分队成员又和孩子们嬉戏打闹许久,不知不觉便到了该分别的时候。队员们作别老人之后,福利院的孩子都到门口送别,队员们和孩子一一拥抱告别,孩子们挥着手,恋恋不舍望着队员们离去。

半天的福利院爱心实践落下帷幕,队员们获益匪浅,明白只有付出爱心才能收获阳光,深刻体会到“爱心是沟通的纽带”这句话的含义,队员们纷纷表示,以后一定定期来这里,用自己的才识为这里的老人和小孩带来欢乐,奉献自己的爱心。本次实践活动加深了队员们对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感的理解,也领悟到自己肩上扛起的重大责任: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做到让更多的鳏寡孤独老有所终,幼有所养。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