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多举措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发布部门: 党委学工部   发布时间: 2013-06-06   浏览次数: 547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5月份开展了以“发现幸福,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活动月中,学校主办了第三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校园心理趣味运动会、现场咨询、专题讲座、心理工作坊等大型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还通过“心书推荐”、向广大学生发出倡议书,号召大家发现身边小幸福,传递自身正能量。同时,各院(系)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比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宣传板展览、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班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寻找院(系)最美笑脸、心理电影展播、心理手抄报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梦想征集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参与者众,参与同学累计达到两万余人次。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注重心理疏导,积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乐观、向上、尊重、友善、宽容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校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大力实施“一二三四五”工作模式,即确立“一条主线”,关注“两大关口”,创建“三级网络”,搭建“四个平台”,狠抓“五项制度”,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1、确立“一条主线”。“一条主线”即以预防学生心理问题为基础,以一般发展性心理问题援助和干预为重点,重视突发危机事件处理,以确保校园稳定和和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的价值追求。  
  2、关注“两大关口”。关注“新生入学”和“老生毕业”两大关口。新生入学后,积极开展全覆盖式新生心理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普查建档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分辨出一般心理困惑者、中度心理困惑者和较严重心理问题者,后期分层次进行“跟踪”服务,为存在问题的学生架设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在毕业生就业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做好入职心理准备和转型。  
  3、创建“三级网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健全了学校(中心)——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预警干预体制,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月报告制度和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了从学生骨干到学生辅导员到院(系)领导再到学校领导的应急处理快速通道。 
  4、搭建“四个平台”。“四个平台”分别是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辅导报和心理健康课堂活动。学校开通了心理预约热线,由教授、博士等13人构成的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技能互补、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负责为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答疑解惑;自2004年起就已开通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目前已经两次改版,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广大同学可以通过网站开展心理测试、阅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在线留言咨询辅导等活动;《心理辅导报》是学校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阵地,自2004年起编印的《心理辅导报》按月发放到学生宿舍,被大学生誉为“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高度重视覆盖面广、受惠者众的课堂教学,发挥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职能。  
  5、狠抓“五项制度”。五项制度分别是心理普查制度、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报告制度、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训制度。这些制度能够保证从总体上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把潜在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有力促进了校园安全稳定。比如: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实行班级学生异常行为和危机事件每周零报告和24小时及时报告制度。

 

 

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采风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