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电视台对经管学院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特别报道
为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民族文化,6月3日上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干道举办了大型烟标展览。郑州电视台记者前来我校采访,并于2006年6月3日晚19:30(星期六)在郑州电视台《郑州时讯》栏目中进行了报道。 此次展览以“从烟标发展看时代脉搏”为主题。" />
郑州电视台对经管学院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特别报道
|
发布部门: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发布时间:
2006-06-06
|
|
浏览次数:
77
|
|
为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民族文化,6月3日上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学校主干道举办了大型烟标展览。郑州电视台记者前来我校采访,并于2006年6月3日晚19:30(星期六)在郑州电视台《郑州时讯》栏目中进行了报道。 此次展览以“从烟标发展看时代脉搏”为主题。得到了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理事、《二十世纪中国收藏家大全》顾问、全国门券收藏协调组顾问、郑州市职工收藏协会主席方修清先生的全力支持。年过70的他凭借着自己的执着,40年以来收藏烟标达10万余枚,其中有些价值达上千元一枚。此次展览的作品就是方老先生的部分收藏品。 在展览当天,方修清老先生还不辞辛劳赶到展览现场进行指导,他向同学们讲解说,“收藏这些烟标,就可弄清中国烟草工业的兴衰史,同时蕴涵着中华民族百余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科技等方面的落后与强盛、荣辱和辉煌。”例如,在他收藏的烟标中,最早的是老刀牌烟标,是1902年英国人在上海开设卷烟厂时生产的。这个烟标以大海为背景,一名水手站在甲板上,副图由双筒望远镜中显现出炮手的动作和炮弹溅落在船群中的浪花,似乎表明他们要从海上打开掠夺中国的道路,当时人们称之为海盗牌。解放后,烟厂回到了劳动人民手中,海盗牌又被改为劳动牌。”一张张的烟标,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展览吸引了广大同学,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不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还拍照进行留念。郑州电视台《郑州时讯》栏目记者进行了相关报道,还对在场参观部分同学进行了采访,并于2006年6月3日晚19:30(星期六)在郑州电视台《郑州时讯》栏目中进行了报道。 举办此次活动目的不仅为开阔大学生视野,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还为我校经管类专业、烟草专业的同学提供了一些借鉴。更重要的是让我校学生从一枚枚烟标发展的过程中了解整个时代发展的历程,增强了我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