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九)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10-07-22   浏览次数: 65


                        

                        

                        追溯地方方言 传承传统文化

                                       ――记外语系兰考固阳方言调研队

    古往今来,方言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直接传承、表达着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域本土方言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淡化、消失,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为了解并记录这些正在消退的方言,激发当代大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情,我校外语系特组织兰考固阳方言调研小分队,在系党总支副书记杜红亮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开封兰考进行实地调研。
    7月11日下午,小分队一行顶着炎炎烈日,经过长途奔波,终于抵达了本次调研的目的地――固阳范场大队徐场村。为及时了解当地情况,迅速适应当地环境,队员们略作休整后便不顾劳顿开始了初步调查。在徐场村村支书徐青军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村里制作乐器的手工作坊,了解到当地居民利用丰富的泡桐资源,深加工、精处理,以此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为民众创造财富。其中,淳朴、智慧的民间艺人们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入到古筝、古琴等乐器当中,用简单、亲切的豫东方言将自己的精湛技艺口口相传,让大家当场体验到乡土文化那独特的美……
    次日上午,队员们在当地居民的引导下来到了孔场村,对当地的方言进行采访记录和统计调研。尽管队员们提前做了功课,但大家还是因为不通方言而闹出了许多笑话。其中,有位大叔在谈及田务时向队员们感慨:“现在花大姐真多,杀都杀不及。”大家当即傻眼了,一个个面面相觑,经再三询问,才明白“花大姐”原来是指“七星瓢虫”,而不是“刚出嫁的女孩儿”。探访途中,队员们还遇到一位热心的大娘,她那句“多会儿俺给恁问了,他给家嘞!”让不少同学都体味到了做“丈二金刚”的感觉――“多会儿”是什么意思?大多数?等一下?后来,经询问才明白竟是“刚才”的意思。
    愉快却不轻松的走访调查中,队员们发现方言看似简单、凌乱,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民俗文化,直接反映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交流习惯,对研究、学习地域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但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和网络的普及,普通话的推广,越来越多的“舶来词”出现在当地居民的日常对话中,方言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怎样能使各地方言规范化,成为一种特色文化?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统计发现,老年人是使用地方方言最多的群体。为进一步了解当地方言近几年的发展动态,小分队积极奔走联络,13日上午拜访了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人。在整洁、朴素的院落里,这位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激动地用方言讲述了自己在重大战役中的亲身经历。尽管不能完全听懂老人的每句话,但大家还是从他眼眶的泪水中读懂了那硝烟弥漫中的惊心动魄、炮火连天时的触目惊心。最后,队员们送上自己的衷心祝福,咀嚼着那生动的方言故事告别了老军人。
    7月13日下午,在圆满完成了本次调研任务后,小分队顺利返校,并着手准备本次社会实践的后期总结工作。
通过本次调研,兰考固阳方言调研小分队记录、收集了一些珍贵的方言资料,整理后进一步充实了我省方言文化研究方面的资料库,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文献。此外,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大家追寻和记录方言的热情,增强了大家为保留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积极贡献力量的意识,还拓宽了队员们的知识面,坚定了他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与决心。

图说轻工大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