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二十一)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10-07-27   浏览次数: 344


                            

                           

                        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

                                         ――记数学与信息科学系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小分队

    信阳市新县有着传奇的革命历史和瑰丽的自然风光,是我们中原大地上风韵独特的“红色首府”。为了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提高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拼搏意识,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组建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小分队,由系党总支副书记郭伍常老师和分团委副书记谭俊超老师带领,于7月12日奔赴新县这个著名的“将军摇篮”,开展“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7月13日上午,小分队一行7人来到新县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所在地。从少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办公室到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省委会议室,大家被那些矮小陈旧的青灰色砖瓦房、简单朴实的便携式日用具深深震撼。“是啊,就是在大别山腹地这等艰苦的环境中,革命前辈们吃窝头、穿草鞋,伴着纺线车在昏黄的马灯下分析地图、商讨战略,创造了无数史诗般的传奇……”听着老师的耐心讲解,看着红军首长们使用过的一桌一椅,队员们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一腔敬意与热情油然而生。
    随后,大家来到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所在地,参观了参谋部、政治部、经理处等办公大厅和张国焘、徐向前当年的住室。无论是标识密布的地形作战图,还是栩栩如生的将军蜡像,莫不使大家联想到当时那热火朝天的革命景象和红军领袖们运筹帷幄的风发意气,也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作为党的后备军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队员们纷纷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不断挑战自我,积极在集体乃至整个社会中发光发热。
    下午,小分队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了《燎原》浮雕、革命烈士纪念堂等诸多革命建筑。期间,大家在英烈广场的永生火炬前久久驻足,面对雕刻着革命先烈英勇作战场景的熊熊烈焰庄严宣誓: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当队员们注目神圣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时更是感慨万千,在默念烈士们的名字,深切缅怀这十余万无畏的先行者,正是有了他们舍生忘死的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7月14日,小分队按计划抵达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走进这座气势宏伟、古朴庄严的场馆,包括“列宁”号飞机在内的诸多战斗装备和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物、雕塑,立刻把大家带回了那个中华儿女用鲜血创建共和国的时代。队员们放慢脚步,虔诚瞻仰,带着震撼与感激,认真回顾了新县儿女为新中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之举,了解了许世友、郑维山等革命先烈的优秀事迹。大家被那横刀立马的英名、南征北战的伟绩和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激励,纷纷表示要学习革命前辈,树立自强报国的崇高理想,坚定谋福大众的革命信念,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次日清晨,大家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开始了走访新县民众、寻找红色足迹的征程。在这处处美如画、步步有景观的秀美山城里,走家串户的队员们忘记了疲倦,笑对突然而来的暴雨,热情满怀地加紧步子走家串户,详细调查了新县的发展现状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期间,小分队有幸寻访到一位战斗经历丰富的老红军李爷爷,他绘声绘色的激动讲述让大家感慨良多。“还是共产党好啊,领导红军打下了现在这片能让老百姓吃饱穿暖的江山,我们得感谢他们、铭记他们呐……”他和老奶奶的话语久久回响在大家心间,让队员们点头不已。一天下来,大家了解到新县人民把红色底蕴融入自然风光,用智慧和勤劳把大别山变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红色旅游胜地,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日益丰富。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逐步改善和多元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县也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出河南,走向全国!
    7月16日下午,队员们带着沉甸甸的感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新县。
    虽然只有不足五天的考察学习,但此次实践活动不但让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识到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的重要性,还磨砺了队员们的思想和意志,增强了他们的历史、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奉献意识。队员们陆续表态,会继续发扬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抓住当前的机遇努力学习、悉心工作,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为学校乃至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图说轻工大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