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三十八)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10-07-30   浏览次数: 51


                            

                            

                          探究农耕文化  感知华夏文明

                                          ――记豫东地区农耕文化与农具调查小分队

    为感受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农耕文化,响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要掀起农业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实现农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实现文化拉动经济发展”兴农政策的号召,由我校艺术设计学院组建的“豫东地区农耕文化与农具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分团委国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20日奔赴商丘市睢县,开展了为期四天的考察活动。
    7月20日上午,小分队一行9人到达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睢县长岗镇,随即便深入村落进行调查走访。当地村支书孟支书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并向队员们大致讲述了当地牛耕技术、播种技术以及中耕和收获时农耕工具的发展历程。此外,孟支书还对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队员们在对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初步了解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原定计划做了合理的改动。
    翌日,恰逢当地集会,队员们一大早就整装待发,在孟支书的陪同下来到集市。集市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农副产品,整个集市显得热闹非凡,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这里所散发出的农村集市文化魅力和农民和谐生活氛围。
    7月22日,队员们不畏骄阳酷暑,再度踏上了对农耕文化与农具调查的实践征途。他们来到长岗镇附近的赵庄村,并在该村村长的带领下前往当地一户王姓人家,观看主人家中一台历经80年风雨却依然完好无损的传统木制织布机。热情的女主人当场给队员们示范了织布的整个过程,从纺花、缠线、穿线到织布一气呵成。经过她耐心的讲解,队员们了解到织布的整个流程及注意事项。部分队员还在女主人的指点下,亲身体验了古老而又传统的织布方式。随后,队员们又前往当地其他一些农家,看到了镰、锸、网状耙、犁、铧等各色农耕工具。队员们感受到当地农耕文化的同时也认定这种极具特色的农耕文明定会成为商丘经济发展的一张黄金名片。
    “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书”,作为“中华文字鼻祖”,几千年来,仓颉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敬仰。7月23日,小分队来到了调研活动的最后一站――虞城县王集乡。站在仓颉墓前,听着悬棺而藏的传说,队员们不由得感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为期四天的考察活动结束了,队员们深切体会到农耕文明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感受到了几千年来,人民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精神。几天的考察活动不仅磨练了队员们的意志,而且培养了队员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了队员们的沟通能力,这都为队员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说轻工大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