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工信息  团委    
【实践简报八】食安科普润民心,青春实践助振兴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25-07-23   浏览次数: 10

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八)

食安科普润民心,青春实践助振兴

——记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青春‘食’践行,科普促振兴” 实践服务队暑期实践

为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以专业所学助力乡村振兴,近日,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青春‘食’践行,科普促振兴” 实践服务队走进濮阳市范县龙王庄镇西屯村和杨集乡东桑庄村,以食品安全知识科普、田间作物调研指导为主要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让青春在服务三农中绽放光彩。

家常话里传知识,饮食安全入人心

夏季来临,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实践队员们聚焦夏季高温易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深入范县龙王庄镇西屯村和杨集乡东桑庄村,通过发放宣传页和现场讲解的方式,向村民们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新鲜豆浆3-4小时就可滋生大量细菌;螃蟹、鱼虾和贝类都是高蛋白食物,隔夜会出现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隔夜菜不仅容易滋生细菌还会产生毒素,糯米、木耳等食品冷水泡发不宜超过4小时,队员们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还提醒大家生熟砧板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定期清理冰箱,防止细菌大量增殖等。在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村民们提出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村民的食品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为乡村居民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食安讲堂普常识,共筑舌尖防护墙

食品添加剂都是“敌人”吗?变质过期食品还能吃吗?怎样才能均衡营养健康成长呢?实践团分别走进龙王庄镇西屯村村委办公室和杨集乡东桑庄村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食品安全知识科普课堂。团队成员们生动形象地向小朋友们普及食品添加剂、食物毒素、食品保质期以及平衡膳食宝塔等知识。在讲到变质食品的识别,团队成员带着大家找“蛛丝马迹”—— 看色泽、闻气味、摸质地;讲到六大营养素的时候,志愿者边说边比划,“碳水化合物是‘能量加油站’,米饭、面条里全是它,为日常活动供能;维生素则像代谢调节的‘助手’,新鲜蔬果是它们的主要‘藏身地’,缺了哪一种,身体机能都可能打折扣”等等。为增加大家的参与感,团队成员们现场指导小朋友计算食品保质期、查看食品配料表,通过互动小游戏和问答环节,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实用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田间地头细调研,科技助农谋发展

“咱们种庄稼一亩地该施多少肥才合适?地里的空间咋利用得更充分?”在村书记带领下,实践队员们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细致考察主要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与当地农户展开深入交流。围绕农作物种植中的施肥量、田间空间利用等问题切入,实践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讲解科学施肥的原理,提醒大家避免盲目追肥导致土壤板结;介绍“高矮间作” 等立体种植模式,助力农户提高土地利用率。团队成员在田间仔细查看作物生长状态,取样检测土壤酸碱度,和农户就种植过程中的难点与需求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结合专业知识向农户介绍科学种植的思路和方法,分析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升产量质量的可能性。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为深入解析本地优势作物的性状表现与环境适应性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将为后续在定点帮扶地区开展良种精准选育、优化栽培管理、制定增产增收措施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以食安科普筑牢健康基石,以科技指导激活农业潜力,用青春热情架起连接校园与乡村的桥梁,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担当。这不仅是一次用知识服务乡土的实践,更是青年学子用专业所长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当专业智慧融入田间地头,当青春理想对接乡村需求,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科教兴农” 的种子在广袤乡野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