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快递  科技处    
关于200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部门: 科技处   发布时间: 2003-04-01   浏览次数: 21


关于200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系(部、二级学院):

   2003年度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成果奖励类别 

1、2003年省教育厅科研成果奖(含科技著作类)主要奖励在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科学技术成果推广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社会公益(含软科学)研究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较显著的科技成果,以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理论水平较高的科技论著。

2、成果形式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科技著作(不含科技教材)、软科学研究报告等。

二、申报成果的完成、鉴定、出版期限

 1、科技成果的完成、鉴定期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

 2、科技著作应为2000年12月31日前公开出版发行。

 3、继续申报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的成果须经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公报》公布。

三、专业分类

    根据《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专业分类》(见附1)规定和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省教育厅科研成果奖的专业分类包括以下25类:

    农业,林业,养殖业,国土资源与利用,轻工,纺织,化工,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机械,动力与电气,民用核技术,电子与通讯、仪器仪表,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土木建筑,水利,交通运输,技术基础,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医疗卫生,中医中药,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公安科技,软科学。

四、申请者资格及要求

    1、申请者必须是教育系统在编教师、职工和研究人员,不包括从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研究人员及出国逾期未归人员。

    2、合作研究成果由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申报。如遇第一完成人调动等特殊情况,可由第二完成人所在单位申报,但必须提供第一完成人及其所在单位签署的书面意见。其他完成人原则上不得申报。

    3、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的数量和排序应与本成果《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科技著作的主编及其他编辑人员,应以原著排序为准。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著作奖的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限额按省科技进步奖规定执行,即单项授奖人数限额为15人以内,单项授奖单位数限额为10人以内

    4、多卷本著作最后一卷的出版日期应符合规定期限,并以整套著作申报。    

 五、申报要求

1、申报参评科技成果奖需填写《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每项成果报送申报书一式2份,其中1份应附完整原件材料1套(包括推荐书附件目录1―5);另外1份应附申报书附件目录1―4。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各主要完成单位应在推荐书“主要完成单位”栏内加盖公章。科技著作类成果应提供样书2套及图书质量证明等。推荐书附件目录为:1、技术评价证明(复印件)2、应用证明3、专利证书(复印件)4、其它证明5、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

2、《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推荐书》的填写规范见附2。

3、各申报单位须采用“河南省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系统”,实行网上申报。系统访问地址http://kj.ha.edu.cn/,先进行注册(用户名、密码),学院代码为10462。操作办法及申报书格式等请详细阅读系统说明文件。

    联系人:马立波 0373-3839752 E-mail: mlb@xxmc.edu.cn

4、申请者须将申报材料装入档案袋内,并在封签上写明:成果名称、专业分类、申报单位、申报人姓名等。两袋以上分装的同一项成果材料应捆绑在一起。

5、网上申报时间截止时间:2003年4月18日,4月18日后网上申报自动停止。申报书、材料应于2002年4月18日报送科研处。

6、评奖结束后,无论成果是否获奖,它申报材料一概不再退还。

六、评审费用:每项成果200元。

七、其它要求

    科研处在审查申报成果时,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予以撤消申报。

    (1)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者;

    (2)申报材料、手续不符合申报规定者;

    (3)著作权存在争议者;

    (4)已获国家级奖、省级奖励者。

附1: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专业分类、附2《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规范

附1: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专业分类

201 农业

     作物育种技术、作物品种与种质资源、作物新品种、作物栽培技术与方法、作物耕作与有机农业、田间管理技术、园艺、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技术、农业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农业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202 林业

    林木育种技术、森林培育技术、防护林工程、林业生物工程、森林经营管理技术、森林保护技术、经济林作物、果树、园林、林业工程、林业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

203 养殖业

家畜、家禽、家畜家禽饲养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兽医学、水产品种选育技术、水产增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水产饲料技术、水产保护技术、养殖水体生态管理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技术、捕捞技术、水产品贮藏与加工、水产工程、水产资源、野生动物

210 国土资源与利用

    土地资源调查、海洋资源调查与观测、地质矿产普查、生态地理调查、区域自然地理调查

    大地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图制图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海洋测绘技术

    矿山地质技术、矿山测量技术、矿山工程设计、矿山地面工程、凿岩爆破工程、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支护、采矿工程、选矿工程、采矿环境工程、尾矿综合利用工程、矿山安全技术、矿山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工程、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与开采工程、油气田建设工程、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田建设工程、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工程、石油专用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211 轻工

    轻工日用品制造技术、造纸技术、印刷、复印技术、毛皮与制革技术、鞋帽制作技术、乐器与舞台设备制造技术、轻工专用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体育器具制造技术

食品科学技术基础学科、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包装与储藏技术、食品加工的

副产品加工与利用、食品工业企业管理技术、食品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

212 纺织

纺织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纺织材料、纤维加工技术、特种纺织纤维加工技术、纺织技术、染整技术、服装技术、纺织机械与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213 化工

化工分离技术、化工反应技术、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技术、化工传动量与传热技术、无机化工、石油炼制技术、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与塑料、化学纤维与合成纤维材料、橡胶技术、特种有机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学工程、专用化学产品制造技术、电化学工程、化工工艺专用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化工装置防腐和安全技术、化工专用设备制造技术、化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

214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制造技术、陶瓷、玻璃制品制造技术、石墨、炭素材料制品制造技术、人工晶体材料制品制造技术、其他非金属矿物材料制品制造技术、无机非金属制品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215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冶金原料与预处理技术、冶金技术、钢铁冶炼技术、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金属材料加工制造工艺、冶金工业专用工艺设备制造技术、冶金过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冶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冶金铸、轧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

216 机械

机械设计、机械零件及传动技术、机械设备振动、噪声与寿命、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刀具技术、机床技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射流控制技术、通用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通用机械零部件制造技术

217 动力与电气

热工工程技术、动力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发电及电站工程、输配电工程、电网及电力系统、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可再生能源利用、电工专用设备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矿山电气工程

218 民用核技术

辐射物理与技术、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放射性计量学、核仪器仪表技术、

核燃料与工艺技术、粒子加速器技术、裂变堆工程技术、核聚变工程技术、核动力工程技术、同位素技术、核安全技术、乏燃料后处理技术、辐射防护技术、核设施退役技术、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放射化工

219 电子与通讯、仪器仪表

电子技术、真空电子技术、电子元器件与新型电子元件、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技术、电子专用材料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邮政工程技术、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家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雷达工程、无线电导航技术、导航系统、电子与通信工业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仪器仪表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分析仪器与环境检测仪器、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专用仪器仪表

220 计算机与自动控制

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自动化元件、部件技术、自动化系统、自动检测技术

221 土木建筑

土木建筑工程勘测、土木工程结构技术、土木建筑结构、土木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地下建筑、建筑艺术与古建筑、土木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工程地震技术

222 水利

水利工程勘探与测量技术、水工材料、水工结构、水利工程施工、水处理技术、河流泥沙工程、海洋工程、环境水利、水利工程管理技术、防洪工程、水文技术、工程水文地质、水资源调查与开发

223 交通运输

公路运输、公路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铁路运输、城市交通运输、水路运输、港口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船舶工程、船舶专用工艺设备、水下工程技术、机场及航空运输、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交通运输设备的振动、噪声与寿命、航空器结构与设计、航空推进系统、飞行仪表、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航空器制造工艺、飞行器试验技术

230 技术基础

标准化科学技术、计量科学技术、科学考古技术、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图书馆学与图书管理技术、文献学与文献管理技术、科学技术信息学、档案学与档案管理技术

231 环境保护

环境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232 自然灾害监测预报

地震观测预报与防灾技术、火山预测预报、大气监测预报、应用气象技术

233 医疗卫生

    诊断学、治疗学、护理医学、内科、地方病、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医学、肿瘤医学、核医学、精神病与神经病、皮肤病与性病、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预防、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少儿卫生学、妇幼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计划生育学、医学统计学、保健医学

人类运动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动作技能学、体质测量与评价、体育电子学、兴奋剂检测技术

234 中医中药

    中医临床学、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五官科、中医急症治疗、中医养生康复、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预防与卫生学

中药学、中药材、: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管理

235 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放射性药物、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基因药物、药剂学、药效学、医药工程、药物统计、药用生物工程

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临床工程、康复工程、生物医学测量技术、医疗卫生器械、制药器械、制药工业专用设备

240 公安科技

246 软科学

附2《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规范

(科技成果类、科技著作类)

类别:按3种奖励类别填写

专业代码:按附件《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专业分类》填写数字代码

编号:空

项目名称:不得超过30个汉字,科技著作应填写《》号

主要完成人:自左而右,分行填写;要求准确,与鉴定证书(或著作、论文)原件一致

主要完成单位:须为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单位,政府部门一般不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此处不必盖章

推荐单位或专家:填写推荐单位名称

省科技成果登记号:继续申报省科技进步奖的成果必须填写,编号请查阅省科技厅近年《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公报》

立项背景:科技著作类不填写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科技著类不填写

经济效益:科技著作类可不填写

本项目申请、获得专利情况:科技著作类不填写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应按顺序填写“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各主要完成单位按顺序填写并加盖公章

完成单位意见:填写第一完成人所在的基层单位意见并加盖公章

推荐单位意见:填写申报单位意见并加盖公章

专家推荐意见:空

附件目录:科技著类提交图书质量证明、应用单位证明及其它获奖证明

                                          科研处

                                       2002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