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报八十】聚焦秸秆处理难题,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5-08-13   浏览次数: 10

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八十)

聚焦秸秆处理难题,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记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炭宝科技——农林废弃物资源化”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社会实践

2025年7月16日至18日,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炭宝科技——农林废弃物资源化”乡村振兴促进团奔赴河南省开封市,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紧扣“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题,旨在深入探寻秸秆、木屑等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路径,为农业绿色转型与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探访典型企业,解锁资源化生产密码

7月16日,促进团首站抵达河南省衡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在当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表现卓越的典型企业,以工业废料(木头)为原料生产生物质颗粒。在企业负责人的悉心引导下,团队成员沿着生产线,详细参观了生物质颗粒生产的全流程。从异物筛选环节对原料的精细把关,到打碎工序将物料处理至合适粒度,再到压缩成型阶段赋予颗粒稳定形态,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让成员们印象深刻。负责人不仅深入讲解了生物质颗粒的制作原理,还坦诚分享了加工成本构成,特别指出秸秆运输成本是制约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成员们近距离观察器械运作,与工作人员交流操作细节,对生物质颗粒的生产有了更为直观、深入的认识,为后续技术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深入乡村基层,倾听秸秆处理民声

7月17日,实践团队赴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小尹口村,与村干部开展务实深入的座谈会。村干部称秸秆处理是当地农业发展的棘手难题,村民急需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团队成员们借此介绍炭宝装置高效处理秸秆、降污、资源循环利用等功能优势。双方热烈讨论其在村可行性,村委结合实际提改进建议,为后续优化装置、推动技术落地提供参考。会后,成员们实地考察秸秆堆放情况,目睹其对村庄环境和土地的影响,更坚定了解决问题的决心。

走进科研前沿,体验创新实践魅力

7月18日上午,促进团在河南省科学院(兰考)科创园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共创实验室。讲解员全面介绍了科创园理论支撑、厂房构成,重点阐述生物质能技术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成员们认真聆听、交流,对前沿知识了解更深入。随后,成员们积极参与实验操作,严格遵循规程、记录数据,体会科研严谨创新,激发创新热情。

下午,成员们来到兰考惠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调研秸秆捆扎与畜牧饲料制作流程。企业负责人热情地向实践团队展示了秸秆从收集、运输到加工成畜牧饲料的全过程,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秸秆运输成本的控制经验。团队成员通过实地操作器械,亲身体验了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秸秆从废弃物到有价值资源的转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不仅学习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先进技术,更深刻认识到基层需求与技术推广之间的差距。未来,促进团将以此次调研成果为依托,结合基层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炭宝装置,提高其处理效率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各方合作,推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在乡村的落地应用,为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共同绘就一幅美丽、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新画卷。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