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七十九)
茶山深处觅真知,劳动实践砺初心
——记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灵眸辨叶,智械采春”科技创新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7月7日至8日,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灵眸辨叶,智械采春”科技创新实践团深入大别山腹地河南省信阳市,深入了解信阳毛尖的生产、加工过程,实地走访茶园、制茶企业,调研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以“体验+调研”模式,全面考察信阳毛尖全产业链发展现状,以科技创新赋能茶产业现代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探秘茶园,解锁毛尖品质密码


7月7日上午,实践团赴信阳市广义茶园进行参观学习。茶园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从山峦起伏的地势到温润适宜的气候,从肥沃的土壤到充沛的降水,深入剖析了信阳毛尖“形美、色翠、香高、味浓”卓越品质的形成原因。
随后,实践团随工作人员先后参观了传统手工制茶车间与现代机械生产线,仿佛置身于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对话之中。在手工车间,技术员熟练地演示了杀青技法,详细讲解了手工茶叶的生产流程。从杀青、揉捻到干燥,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匠心。
告别弥漫着历史温度的手工车间,实践团步入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机械生产线。在机械车间中,技术员介绍了自动化生产线的流程,从鲜叶的输送、加工到成品的包装,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控制。通过对比观察,队员们对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外形与香气形成的影响机制有了清晰认知,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茶产业加工环节的重要作用。
躬身茶山,体验采茶艰辛不易

下午,实践团踏入万亩茶山,在45°的坡地上,实践队成员实地体验了鲜叶的采摘。在茶园负责人的指导下,成员们认真学习茶叶采摘方法,在田间纷纷尝试,然而在陡峭的地形上行进时,多次打滑,每采摘一片茶叶都显得格外吃力。通过亲身体验,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采茶作业的体力消耗与操作难度,也更加坚定了科技助农、推动茶叶采摘机械化的决心。
创新拓展,领略茶业多元魅力


7月8日,实践队来到大别山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围绕茶叶衍生产品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讲解。从护肤品里茶提取物的抗氧化原理,到化妆品中茶香成分的调和,再到食用油等日用品的创新应用,一系列生动的演示与阐释,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成员们对茶产业多元发展的想象之门。大家深刻认识到,茶产业不仅仅局限于茶叶的生产与销售,还可以向更多领域拓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本次社会实践聚焦茶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显著提升了成员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强化了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为备战创新创业赛事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成员们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把创新成果书写在广袤田野上,以实际行动响应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青春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