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桂科成字〔2019〕25号)有关要求,现将我单位联合申报的2019年度广西科技奖拟提名项目材料(见附件)进行公示。
公示期:2019年4月28日至2019年5月3日。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材料有异议,请实名以书面形式向郑州轻工业大学科技处提出。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请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单位提出异议,请在书面异议材料上加盖公章,并签署单位负责人意见。凡匿名或超出公示期提出的异议一律不予受理。
联系人:李宝珍
联系电话:0371-63556283
郑州轻工业学院
2019-4-28
附:2019年度广西科技奖拟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1、项目名称:高精度北斗时空服务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
2、完 成人:孙希延、王守华、杜保强、纪元法、边涛、王志虎、黄海遵、刘朴、付文涛、李力、黄志强、严素清、黄建华、符强、吴孙勇。
3、成果登记号:201816437
4、拟提名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5、拟提名奖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6、项目简介:
本项目主要涉及卫星导航定位与时空信息服务等领域,是集卫星导航、遥感遥测和现代
通信等多学科相融合的高新技术。高精度时空基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占领国际卫星导航市场的先决条件。项目在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的支持下,研制了通信芯片、高精度板卡、时频终端等设备,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建立了境内外一体化位置网服务体系,形成了多个行业从分米级到毫米级定位服务能力,开展了滑坡、桥梁、边坡、船闸、地陷、农业等多个领域的重大应用。项目依托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感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内科研院所及高新企业的协作下,经过多年联合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多项技术创新,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了基于北斗导航定位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针对滑坡监测无法满足实时、低成本、高稳定及规模化应用等问题,提出了主、辅监测点重叠双层组网形变监测网络构架;研建了境内外一体化的北斗精密定位与测量云服务平台;开发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全球位置框架与多源传感网络信息编码技术,形成了境内外一体化的北斗精密定位与精密测量服务体系。
(2)开发了共生数据调频广播和卫星导航增强数据播发技术。针对广播式播发差分数据带来的定位精度不均匀,存在比例误差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共生数据调频广播技术,克服了传统广播RTK仅工作于单基站模式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广播地基增强系统按地域分配的多频网络设计方法,保证了高精度增强服务网络可用的连续性。
(3)突破了BDS/GNSS卫星精准定位技术。针对复杂空地环境下模糊度固定难、周跳频
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运算量算小、收敛速度快的智能滤波算法,实现了周跳的精密探测与修复以及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提出了一种精密同频伴生方法,实现了监测区内的高精度测量;利用导航、通信、传感网等非协同信号减少协同信号源的数量压力,增强了协同信号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效率。
(4)提出了基于北斗时钟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检测方法,开发了北斗卫星多普勒频率测量系统。针对复杂空地背景下获得实时多普勒频移测量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分辨异频信号频率测量方法,实现了北斗卫星多普勒频移的精密测量;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异频群量子化相位处理方法,提高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
项目申请专利4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56项;制定地方标准2部;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被SCI、EI检索32篇。
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江西、安徽、新疆等10个省
市,并推广到了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应用领域涵盖滑坡、桥梁、边坡、船闸、隧道、糖业、烟草、灵芝、地面沉浮以及建筑物沉降等20多个行业,目前已使国内外约66万人免遭滑坡威胁,保证了约70亿元的财产安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7、所用知识产权(不超过10项)
(1)通用GPS室内外定位系统和方法(ZL 201510333368.4);
(2)一种高精度异频群量子化相位同步系统(ZL201510485921.6);
(3)种带内同频数模音频广播信号的分离方法(ZL201510011206.9);
(4)一种高边坡形变监测方法及系统(ZL201610812765.4);
(5)卫星导航信号接收机的改进码跟踪方法及环路(ZL201610626070.7);
(6)基于无线通信的时间同步中继系统与方法(ZL201510333718.7);
(7)一种基于伪卫星的室内定位系统及方法(ZL201410299099.X);
(8)一种高分辨率异频信号频率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ZL201510485665.0);
(9)一种基于北斗导航通信的海上救援系统及方法(ZL201410299097.0);
(10)利用GPS卫星导航信号实现目标探测和定位的方法及装置(ZL201010285840.9)。
8、所用论文论著(不超过6篇)
(1)Xiyan Sun, Kaidi Zhang, Yuanfa Ji, et al. Correlation Filter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ple Features and Average Peak Correlation Energy.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2)Ji Yuanfa,Liu Yuan,Zheng Weimin,et al. An unambiguous acquis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unit correlation for BOC(n,n) signal. IEIC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
(3)Du Baoqiang, Deng Ran , Sun Xiyan, et al. New Frequency Standard Comparison System Based on the Group Quantization Phase Processing,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4)Du Baoqiang, Li Songlin, Sun Xiyan. Precise Doppler Shift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Motion Radiation Sources. Measurement.
(5)Du Baoqiang, Deng Ran, Sun Xiyan. Precise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Group Quantization Stepping Law. PLOS ONE.
(6)Du Baoqiang,Feng Dazheng,Sun Xiyan. High-Precision Synchronization Detection Method for Bistatic Radar.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9、所用行业标准
北斗智能形变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地方标准
10、产生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三年销售总额:84727.14万元,新增利润10532.79万元,节支是7582万元。
(2)间接经济效益:三年销售总额:86581.45万元,新增利润33206.58万元,节支是22699.86万元。
11、完成单位和完成人贡献及排名
完成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按排名排序):
第1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完成项目所在领域国内外行业现状调研、技术资料收集工作;(2)提出项目主要架构及系统设计,提出项目的核心创新技术点,完成项目可行性论证;(3)负责制定项目总体技术方案,技术和工艺方案;(4)负责项目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完成北斗高精度定位、灾害预警等多项技术攻关;(5)完成多项相关专利及论文;(6)协助项目实施管理、协助产品制作、安装、调试等工作;(7)协助成果推广及系列化产品扩展及技术支持工作。
第2名:北方激光研究院有限公司。(1)完成广西北斗位置服务平台的总体设计,为项目组提供了关键技术应用测试环境,将北斗创新成果应用到广西全区以及推广至东盟国家;(2)该单位作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的主要建设方,在基于北斗高精度位置数据应用于桥梁监测、边坡监测、危房监测、车辆定位等方面提供了设施、方案、及技术支撑;(3)在“高精度北斗位置时空服务网络”研发搭建及数据处理方面与牵头方开展了深入合作,提供了有效支持。
第3名:柳州欧维姆结构检测技术有限公司。(1)负责项目的系统测试及应用;(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3)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协助项目实施管理、协助产品制作、桥梁安装、调试等工作;(4)负责成果推广到桥梁健康、铁路沉降等领域。
第4名:深圳思凯微电子有限公司。(1)发明了CDRadio技术,并研制了系列产品和产品推广;(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2)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授权核心发明专利1项。
第5名:郑州轻工业大学。(1)负责项目的系统仿真、系统建模、系统分析及测试;(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3)、(4)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发表相关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4)开发了自适应频率跟踪技术并成功研制了DF517型北斗卫星多普勒频率测量仪,经国家一级计量检定,其技术及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第6名:广西壮族自治区遥感中心。(1)完成项目所在领域国内外行业现状调研、技术资料收集工作;(2)协助制定项目总体技术方案,技术和工艺方案;(3)负责项目滑坡和边坡灾害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4)负责灾害点的调查、信号测试和设备布置;(5)协助项目实施管理、协助产品制作、安装、调试等工作;(6)负责成果推广及系列化产品扩展及技术支持工作。
第7名: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负责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和边坡和高边坡等船闸、大坝和边坡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总体设计;(2)负责西江船闸报闸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系统推广应用;(3)协助项目实施管理、协助产品制作、安装、调试等工作;(4)负责项目后期的运营。
第8名:中电科东盟卫星导航运营服务有限公司。(1)负责项目的物流系统总体设计和终端研发;(2)负责系统的产业化推广;(3)协助项目实施管理、协助产品制作、安装、调试等工作;(4)负责成果推广及系列化产品扩展及技术支持工作。
第9名:广西卡西亚科技有限公司。(1)软件方面:基于北斗的智慧糖业管理系统和智慧农机管理系统,实现甘蔗“种植——砍运——加工——仓储——结算”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农机作业的智能化、精细化监控与管理;(2硬件方面:开发适用于本项目的地块采集终端、车载终端、农机监控等北斗终端设备,配套系统实现对甘蔗地块信息的采集与测量、农机的实时定位与作业监控、运蔗车辆的实时定位与监控等;(3)项目成果应用推广方面:积极进行项目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工作,与多家糖厂达成项目成果的应用合作,推广应用地块采集终端、无人机终端、车载终端等1000余套,配套基于北斗的智慧糖业管理系统和智慧农机管理系统,帮助制糖企业实现对甘蔗生产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农机作业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完成人对项目的贡献(按排名排序):
第1名:孙希延。(1)本项目的主持人和总体设计者。组织项目调研、资料收集、可行性研究,制定项目方案,组织项目实施;(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1)、(3)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发表相关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
第2名:王守华。(1)负责本项目的硬件设计、调试和系统测试;(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3)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授权发明专利6项。
第3名:杜保强。(1)负责项目的系统分析、系统建模和系统测试;(2)开发了星地时间同步检测技术,研制了DF517型北斗卫星多普勒频率测量仪,实现了卫星定位精度在毫米级;(3)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3)、(4)项做出创造性贡献;(4)发表相关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第4名:纪元法。(1)负责项目的算法、关键技术攻关;(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1)、(3)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发表相关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
第5名:边涛。(1)项目方案论证,完成高精度北斗位置服务在广西的特色应用及产业化调研工作;(2)参与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及制定,提出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位置数据与行业级系统应用的技术路径实现方式探究等问题及相关课题研究;(3)组织协调北方激光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深圳思凯微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共生调频数据广播技术应用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传输中的验证试验》。
第6名:王晓琳。(1)负责项目的系统分析、系统建模和系统测试;(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3)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授权发明专利2项。
第7名:卿旭。(1)负责项目的系统分析、系统建模和系统测试;(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4)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发表相关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第8名:黄海遵。(1)负责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和边坡和高边坡等船闸、大坝和边坡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总体设计;(2)负责西江船闸报闸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系统推广应用。
第9名:刘朴。(1)负责项目的物流系统总体设计和终端研发;(2)负责系统的产业化推广。
第10名:付文涛。(1)负责项目的系统中硬件调试和系统建模;(2)负责系统测试和检测。
第11名:李立。(1)负责CDRadio的总体设计和产品推广;(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2)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授权发明专利1项。
第12名:黄志强。(1)负责项目滑坡和边坡灾害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2)负责灾害点的调查、信号测试和设备布置。
第13名:严素清。(1)负责项目中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软件编写与调试;(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1)、(3)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授权发明专利2项。
第14名:符强。(1)负责GNSS高精度板卡的软件编写和调试;(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1)、(3)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授权发明专利3项。
第15名:吴孙勇。(1)负责项目的信号跟踪算法设计、算法编写和系统调试;(2)对《主要技术创新》中第(3)项做出创造性贡献;(3)发表相关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12、项目应用单位情况
首先,本项目通过北方激光研究院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结构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电科东盟卫星导航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广西卡西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应用,已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份,直接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在北京创宇星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优国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斗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广西网纪诺立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等公司中应用,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行业,间接经济效益显著。
其次,本项目还用于滑坡、边坡等自然灾害监测,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百色市田林县、百色市西林县、百色市隆林县、桂林永福县、崇左市等推广应用,并在印度尼西亚、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推广应用,保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