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超视域 · 再基础——高等美术基础教学的再探索” 视觉艺术教育国际论坛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艺术区召开。本次论坛由湖北美术学院主办,湖北美术学院高等美术教育研究所、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学院美术》编辑部协办,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基础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IFA时尚艺术研究中心承办。
参加本次活动论坛演讲的嘉宾有意大利那不勒斯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克里斯丁·雷帕里诺教授、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艺术批评家、俄亥俄州立大学荣誉教授特里·巴雷特教授、法国比利牛斯高等艺术学院伊凡·克鲁托教授、法国巴黎高等文化艺术管理学院鲍里斯·格雷毕尔校长、北京大学艺术系李松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孔新苗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部副主任邱松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基础部主任路家明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副主任刘沛教授、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王朝刚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学院基础部主任兼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罗奇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基础部教师罗海英、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流教授,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冯松涛教授以及武汉地区高校艺术院系负责人等。
我院艺术设计学院卢建洲副教授、绘画系主任张备争老师参加了会议,卢建洲副教授代表郑州轻工业学院在论坛上进行了题目为“中英设计专业基础教育教学之比较”的主题发言。卢建洲老师在演讲中从中英两国艺术基础教学设施的差异、艺术类专业设置的差异、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课程授课时间设置之间的差异、授课方式与授课效果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提出了艺术类基础课程在其涵义上并不是仅仅涵盖其专业类知识、技能的基础,更多的应该涵盖文学修养的基础、美学修养的基础、设计学修养的基础、以及人类学修养的基础的论点。而在其基础课能力培养方面,卢建洲老师提出基础课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信息整合与处理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沟通与表达等能力的培养。最终通过这些基础的建设和能力的培养,达到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与沟通、逐步积累专业知识、提高审美并扩展视野、认识学科知识的规律与原理等教学目标,为大一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打下夯实的基础。
(供稿人:卢建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