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识 送文化 送智慧 送点子――开封市社会实践小分队走出了一条社会实践的新路子
发布部门: 政法学院   发布时间: 2009-07-18   浏览次数: 57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国情、自我锻炼的一种有效形式。七月份以来,开封市社会实践小分队,顶烈日,冒酷暑,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送知识、送文化、送智慧、送点子。他们用自己扎扎实实的行动,探索出了社会实践的新模式,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
    开封社会实践小分队由思政部和法政系精心挑选的两名带队老师和六位大学生组成。在奔赴开封之前,这支小分队就多次召开座谈会,商讨如何把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做扎实、做出成效来。大家一致认为:面对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应该与时俱进,跳出传统社会实践的模式,积极探索出一条新的社会实践形式。秉承这一共识,开封市社会实践小分队在享誉全国的西瓜之乡――杏花营镇,围绕五个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金明区杏花营镇村民生活质量调查。他们共设计了一百个问题,发放调查问卷一千份,内容涉及村民的生活状况、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教育、环境、交通、休闲文化娱乐、社会支持等方面。通过对杏花营镇村民生活质量的调查,真实全面地了解到了农村的生活状况,了解到农民的所想、所思、所求和所愿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问卷调查结束后,他们撰写出一<<关于开封市金明区杏花营镇村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提交给杏花营镇政府,为当地政府制定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依据。镇领导拿到这份报告激动地说:“你们的报告,让我们第一次知晓了全镇村民的生活质量,为我们下一步更好地制定惠农政策做出了参考依据,真心地感谢你们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大学生。”
    二是手足口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在调查中,队员们发现,当地农村的手足口病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村民们缺乏防治知识和卫生意识。为此他们从网上下载了五百多份关于手足口病预防的资料,分发给有小孩子的父母。同时,手把手的、面对面的对村民们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大家的预防和卫生意识。许多孩子的父母说:“你们轻院的大学生来的很及时,给我们上了一次很有用的手足口病与预防知识课,真心希望明年暑假再次过来。”
    三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出主意。杏花营镇担负着复兴开封的使命。近年来,该镇提出了“工业兴镇、科技强镇”的口号,并紧紧抓住当地盛产西瓜这一优势,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西瓜批发基地,形成了“汴梁”牌西瓜品牌。开封社会实践小分队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发现杏花营镇尽管抓住了西瓜这一品牌,但是还存在着宣传不到位、市场意识不够强、产业链还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写出了一份关于<<杏花营镇如何做足、做好“汴梁牌”西瓜的可行性报告>>。从西瓜的定位、营销策略、市场开发、包装宣传、链条式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向杏花营镇政府提供了一份报告,为杏花营镇领导提供了思路,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是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在调查中他们发现村民普遍缺少法律知识,遇到纠纷没有请求法律援助的意识,而导致违法、犯法等事件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他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到金明区司法局调研,帮助该局制订<<金明区司法局主要职能>>,使其进一步明确所承担的法律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任务;另一方面在主要街道和路口开设法律咨询点,并购置法律知识小册子三百册分发给村民。此项工作得到当地村民的极大欢迎,一些村民纷纷到法律咨询点咨询法律问题,把积怨多年的纠纷向他们倾诉,寻求帮助。
    五是走进社区献爱心。杏花营镇是开封市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基本上建立起来,并不断发展。开封社会实践小分队的队员们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走进社区,和老人谈心,为老人梳头,同时还为他们唱歌跳舞表演文艺表演。这些爱心活动,受到敬老院老人们的交口赞赏。
    尽管短短的十天社会实践很快就要过去了,但开封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六名同学播种了知识,传送了文明,加强了对农村的了解,升华了心灵,锻炼了能力。每一个队员尽管晒得皮肤黝黑,但大家都由衷地说“开封之行,无怨无悔”。

图说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