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200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简报(十六)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09-07-25   浏览次数: 60


                                                              传支教之情  扬艺术之美
                                                                             ――记国际教育学院艺术支教小分队
       艺术是暗淡生活的点睛之笔,人生画板倘若有艺术做颜料,定会画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我校国际教育学院艺术支教小分队,在队长王苛同学的带领下奔赴洛宁县兴华乡,进行了为期8天的艺术支教活动。
       7月6日早上,艺术支教小分队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兴华乡瑶子头小学。兴华乡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学校只有三间房屋,其中两间是教室,由于条件的限制,只有办公室能作为临时宿舍,五名女队员也只能挤在三张床上,条件之艰苦可见一斑。但面对困难,队员们并没有丝毫抱怨,放下行李后,大家立刻把小学校园打扫了一番,为接下来的支教活动做好准备。
      上午,在瑶子头小学校长的带领下,支教队员和全体师生进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标志着支教活动的正式开始。校长和支教代表分别发言,队员们表示,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与发展。之后,队员们进行了捐赠仪式, 把带来的篮球、乒乓球和一些文具赠送给了同学们。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深入了解。开课前,队员们特意把课程分为美术、书法、舞蹈、声乐、体育五大类,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队员们再根据同学们的报名情况安排教学。为了让同学们学会欣赏美和创造美,美术课程主要教学如何运用简单的线条、色彩等进行绘画。据了解,当地小学并没有教授过广播操,而广播操是学生锻炼的最好方式,强身健体,还能加强纪律性,所以体育教学选择了广播操的学习。此外,小分队也教授了一些简单的英语。
       由于同学们对这些课程接触很少,所以学习兴趣很大,并且都能够积极参与。邻近村庄的村民听说瑶子头村有义务支教小分队,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该小学,希望他们能多学点知识。虽然这使得原本就很小的教室显得更加拥挤不堪,但孩子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看到他们对知识如此的渴望,队员们都更加积极地为同学们备课授课。
       几天的学习过后,为了不使同学们对连续多天的教学感到疲倦,小分队的队员们还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望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登山远望,方知天外有天。”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身心,队员们组织了登山比赛。让同学们在爬山的磨练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并且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从自然中发现美,欣赏美,使其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此外,小分队还让13名优秀同学组成了合唱团等。让同学们把短短的几天内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充分地展示自己。
       7月14日上午,支教小分队与当地学生开展了趣味运动会联谊活动,激烈拼搏的障碍运球,团结奋进的拔河比赛,还有其他的趣味小游戏。整个活动充满了欢声笑语,天空中回荡着孩子们心底最纯最真的笑声。在联谊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小分队也结束了为期8天的有意义的支教活动。
支教任务圆满完成后,大家依依惜别。经过8天的共同生活,大家彼此了解了很多,孩子们跟着队员学到了很多知识,队员们也从山村的孩子们身上学到了淳朴的品质。
       这次支教不仅是一次才艺的教育,也是一次思想与心灵艺术的教育。队员们给孩子们带来大山以外的世界,让他们看到别样的精彩。队员们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对落后的教育现状有一定的帮助。与此同时,队员们呼吁社会对贫困地区以及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关注,小分队也将在以后的日子里努力学习和实践,早日实现“用支教奉献力量,用艺术温暖人间”的愿望。


图说轻工大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