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200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二十二)
发布部门: 团委   发布时间: 2009-07-29   浏览次数: 50


           追忆峥嵘岁月  弘扬红色文化

                ――记艺术设计学院赴新县革命老区调研小分队

在我们伟大祖国60华诞之际,由艺术设计学院组成的赴革命老区调研小分队在分团董志国老师和贾红雨老师的带领下,于710奔赴信阳市新县,进行为期四天的“寻找红色符号,弘扬爱国旗帜”之行。

新县位于秀丽的大别山腹地,是镶嵌在江淮之间,鄂、豫、皖三省结合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见证了中国革命坚苦卓绝的的历程,素有中国“红色首府之称,传奇的革命史与瑰丽的自然风光相映生辉,使新县成为中原大地上一个风韵独特的红色旅游胜地。

710下午,调研小分队抵达新县,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新县城关,气势宏伟、古朴庄严,走进博物馆,犹如走进了一条历史的长河,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把队员们带回了那个中华儿女用鲜血创建共和国的时代。新县儿女为新中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之举,深深地震撼着每个队员的心。之后他们走进烈士园陵,参观了《燎原》浮雕、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堂等标志性的建筑。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艳的旗帜竖呀竖起来……”歌声中唱出了新县儿女的骄傲与自豪。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近百位共和国将军和我党高级干部。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712调研小分队来到许世友将军墓前拜谒,在听到将军传奇的一生时,队员们都深切感受到了将军生为国尽忠,死为母尽孝的伟大情怀以及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在老师的号召下,小队员们还在将军的墓前进行庄重宣誓: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以此来表达对将军的敬畏之情。随后,他们参观了将军以前居住的房屋,屋里简单的陈设体现了将军艰苦朴素的作风,队员们还在那里留影纪念,进而来鞭策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杨将军的良好作风。

“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沿着柏油路前行不远就到了郑维山将军故里游览区,将军的骨灰被撒在一块巨石的后面。望着这块无名的巨石,队员们仿佛看到了将军辉煌的一生。之后,他们又来到其他烈士的墓前深深地缅怀。星移斗转,磨不灭心底的记忆;日月轮回,冲不淡后人的缅怀,这些不朽的灵魂将永远萦绕着大别山。

接下来的两天里,队员们随当地居民走访了许多秀丽的山川,寻找红色足迹。在这处处美如画、步步有景观的大山里,他们忘记了山路的崎岖,尽情地徜徉在一个绿色的海洋里,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秀丽。同时,他们也体会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艰辛。下山之后,他们还深入农家,体验农家生活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在新县的这些日子里,队员们还了解到,新县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大别山变成了一个拥有革命圣地和自然风光双重旅游资源,吃、住、行、游、购、娱功能较齐全的秀美山城。尤其是这些年,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拉近了外界与新县的距离,农民们利用便利运输条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如茶叶、板栗银杏等,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当地的特色经济。

714号下午小队员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将军故里。虽然在新县的考察只有四天,但此次活动磨砺了队员们的思想和意志,增强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使他们意识到,作为21世纪的热血青年,有责任有义务传承革命精神,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让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代代相传,让她永放光芒。同时队员们也纷纷表示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树立崇高的理想,继往开来、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图说轻工大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