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九十一)
弘扬红旗渠精神,赓续中原英烈血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子寻访红色水利遗产、红色英烈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既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重要的现实课题”、“缅怀英烈,致敬英雄”等重要思想,7月6日-10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原红脉,青春寻光”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水利工程和河南省郑州市中原英烈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印,弘扬红旗渠精神,赓续中原英烈血脉。
红旗渠精神永在
2025年7月6日,“中原红脉,青春寻光”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红旗渠水利工程。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苦干10年修筑而成,他们的脚踏实地、艰苦卓绝凝聚成“红旗渠精神”,是值得我们弘扬传承的重要精神。“中原红脉,青春寻光”社会实践小分队从山脚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林县人民的足迹,一路上身临其境,感受当时修筑的艰辛与困难。

图为7月6日清晨校门口出发红旗渠前

图为“中原红脉,青春寻光”社会实践小分队抵达青年洞后合影留念
社会实践队员在探访了红旗渠——这个开天辟地、庞大宏伟的人造水利工程之后,无不感到震惊,但更多的是对林县人民的钦佩与敬畏,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凿出这一片片水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中原红脉,青春寻光”社会实践小分队专程到红旗渠纪念馆进行参观,进一步感受红旗渠修筑的艰辛与不易。

图为“中原红脉,青春寻光”社会实践小分队抵达红旗渠纪念馆后合影留念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正在参观探讨
一条天河十年成,千里凿穿太行山,林县人民10年的艰苦奋斗造就这一丰功伟业,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之上,才能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向劳动人民致敬!
忠魂烈士永长存
在红旗渠实践之后,“中原红脉,青春寻光”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10日上午前往郑州市中原英烈纪念馆,持续加强对红色记忆的探索与挖掘。入馆后,社会实践队员们逐一参观了风起云涌—工人运动的开展与大革命浪潮、星火燎原—土地革命战争厅、砥柱中原—抗日战争厅、逐鹿中原—解放战争厅等展厅,深入了解探讨中原英烈在中国历史上的卓越贡献,在那一刻,“中原红脉,青春寻光”社会实践小分队与忠魂烈士同呼吸、共命运,感同身受先辈们为国捐躯的伟大事迹。

图为“中原红脉,青春寻光”社会实践小分队出发前合影留念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参观回顾“一艘红船”的大事件

图为参观后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原红脉,青春寻光”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苗坤霖和姚妮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红旗渠和中原英烈纪念馆的实地寻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河山,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的重要思想,贯彻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理念,也让新时代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与前辈们“e路同行”,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