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报四】七彩支教润童心,校地协同助振兴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5-07-16   浏览次数: 10

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四)

七彩支教润童心,校地协同助振兴

——记马克思主义学院轻马七彩服务队暑期实践活动

2025年7月5日至711日,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轻马七彩服务队深入东桑小学,以“启智润心、铸魂育人”为宗旨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从校地协同的启动仪式到涵盖文化、历史、红色教育的多元课程,再到饱含不舍的欢送仪式,服务队用七天的坚守,为乡村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兼具知识厚度与情感温度的成长记忆。

校地联动启新篇支教初心映乡野

图为乡村振兴面对面暨“轻马七彩”支教启动仪式   李冰玉 供图

7月5日,乡村振兴面对面暨“轻马七彩”支教启动仪式在杨集乡举行,为此次活动奠定了“校地协同、共育新苗”的基调。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杨集乡乡政府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文化建设等乡村振兴核心议题深入交流,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我们希望以智力资源撬动乡村教育发展,让知识的种子在田野间生根发芽。”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寒的致辞,道出了活动的初心,更坚定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

文化启蒙筑根基丝路国宝绘童心


7月6日,支教第一课《丝绸之路的奇幻之旅》拉开帷幕。实践队员朱颖颖以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壮举为切入点,通过图片、视频和生动讲述,带领孩子们踏上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之旅。从驼铃声声的古道到琳琅满目的市集,丝绸之路的繁华画卷徐徐展开。“原来丝绸之路上不仅有丝绸,还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看的!”课堂上,孩子们瞪大眼睛,在互动问答中激发出对世界的浓厚兴趣与好奇心。

随着课堂的深入,《假如国宝会说话》环节精彩登场。金面罩铜人头像、四羊青铜方尊等文物在拟人化的自述中“活”了起来,故事娓娓道来,趣味十足。“原来老物件里藏着这么多故事!”孩子们惊叹不已,眼神中写满了新奇与敬仰。

实践队员李冰玉带来的民族服饰绘画课,苗族银饰的璀璨精致、蒙古族长袍的豪迈洒脱,借助孩子们手中的画笔逐一展现。五彩斑斓的画面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触手可及,一颗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悄然埋下,在童真的世界里悄悄生根发芽。

历史铸魂强信念侠气丹心照山河

7月7日,支教第二课《小小侠士成长记》精彩开讲。队员李雨矾通过生动的故事与趣味动画,引导孩子们思考“现代侠士”的内涵与品质——善良是乐于助人,勇敢是直面困难,而智慧则是在保护好自己后再去帮助他人。在“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的热烈讨论中,四年级学生吴相鹤发言:“帮助别人要先保证安全,我要做一个有勇有谋的小侠士”,他的发言令人动容。

课堂中还穿插了红旗渠精神的讲解,前辈们十年如一日,凿山劈岭修成“人工天河”,正是新时代应传承的坚韧与担当,这也是中华儿女最质朴的“侠气”。

当天下午,为纪念“七七事变”88周年,实践队特别开设了爱国教育课程《卢沟烽火与民族觉醒》。在实践队员李冰玉展示的一幅幅老照片和珍贵的视频资料中,那段屈辱与抗争交织的历史缓缓展开。孩子们静静聆听,眼中泛起思索与敬意。课堂最后,大家共同唱响《歌唱祖国》,嘹亮的歌声在教室中回荡,凝聚着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红色传承续血脉旗帜高扬引航向

图为队员李冰玉与东桑小学学生展示作品   张可欣 供图

7月8日,红色教育课程步步深入,为孩子们播下信仰与梦想的种子。在实践队员李敏带来的《闪闪红星照我心》课堂上,一个个英勇无畏的革命故事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敬仰与敬畏。“英雄们为国牺牲是爱国,坚守承诺是诚信,挺身而出是担当。”李敏用通俗而真挚的语言,引导孩子们理解英雄精神的时代价值。当被问到“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孩子们在梦想卡片上认真书写:“医生救死扶伤”“老师传授知识”……一笔一画间,藏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映照出一颗颗赤诚初心。

下午的旗帜教育课程同样精彩纷呈。课堂上,实践队员细致讲解国旗、军旗、党旗的图案含义。“最大的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刘奕乐同学自信的回答引来阵阵掌声,知识的种子在互动中悄然生根。随后的国旗制作环节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五角星贴在红纸上,每一步都饱含敬意。举起手中亲手制作的国旗,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与坚定的小手臂交相辉映,爱国的情感在心中悄然激荡、生根发芽。

使命担当育新苗军魂队礼承星火

7月9日,红色基因的传承在课堂中不断深化。在实践队员黄欣然带来的党史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述“小萝卜头”在狱中渴望学习、勇敢传递情报的故事,孩子们深受感动。“希望这封信能变成一颗甜甜的糖,送到小萝卜头的手中。”吴帅武同学在写信活动中写道,是稚嫩童心对英雄最真挚的致敬。随后,队员带领孩子们庄重行少先队队礼,肃穆而挺拔的动作中,责任与使命悄然扎根于心,坚定了理想信念的方向。

下午的八一建军节主题课程同样精彩纷呈。南昌起义的枪声、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五大军种的英姿通过多媒体生动呈现,激发了孩子们对军人的无限崇敬。“我长大想当海军,保卫祖国的海疆!”一位小学生坚定地说道。在随后的绘画创作中,红旗、军人、天安门跃然纸上,五彩画笔勾勒着他们心中强盛祖国的模样,也描绘着属于他们的光荣梦想。

全面成长护远航笔墨诗韵润少年

7月10日,支教课程聚焦安全意识与身心成长,知识与关爱并行,温暖而有力。实践队员张可欣带来了一堂趣味满满的安全教育课。通过生动的卡通动画,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用电安全、卫生健康、食品安全、防溺水等实用知识。“遇人落水要呼救!”在模拟练习中,孩子们纷纷上台演示,动作到位,印象深刻;而“发霉的东西能吃吗?”的抢答环节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安全常识在一问一答中入脑入心。紧接着,实践队员们开启了心理健康课程。课堂围绕“快乐、愤怒、恐惧、悲伤”四种常见情绪展开,引导孩子们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深呼吸调节”“主动倾诉”等调适方法,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让孩子们加深印象。每一张专注的脸庞背后,是逐渐学会管理情绪、做“情绪小主人”的成长脚步。

《书画最美汉字》课程带领孩子们穿越千年,走进文字的艺术世界。从“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讲起,到篆、隶、楷、行、草的演变展示,书法的独特魅力在笔墨间娓娓道来。课程尾声,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铿锵有力的诵读声中,激荡着“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与担当,也寄托着新一代少年书写未来的希望与力量。

弦歌不辍情未结,薪火相传向未来

图为告别会上东桑小学学生埋首课桌难掩不舍   李冰玉 供图

在7月11日的汇演上,孩子们用诗朗诵倾诉着不舍之情,用标准的少先队队礼向陪伴一周的哥哥姐姐们致以最庄重的敬意。《歌唱祖国》的歌声再次响起,稚嫩却坚定的旋律中,满是这一周成长的足迹与回忆。《七律·长征》的豪迈吟诵更是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激荡起心中浓浓的红色情怀。演出结束,实践队员们与孩子们相拥话别。孩子们亲手绘制的画作、自制的国旗成为最珍贵的礼物,承载着一段温暖的记忆,也寄托着彼此心中最纯真的祝福与期待。

图为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张可欣 供图

轻马七彩服务队驻村支教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信念的播种。从丝路文明到民族文化,从历史记忆到红色传承,服务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为东桑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同时,依托校地合作平台,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动能。



图说轻工大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