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区域国别与翻译传播研讨会”在郑州轻工业大学成功召开
发布部门: 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5-12   浏览次数: 139


510日,首届区域国别与翻译传播研讨会”在郑州轻工业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郑州轻工业大学主办,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区域国别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研讨会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促进区域国别学与翻译传播学术交流与合作。来自国内29所高校从事区域国别、翻译传播研究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及我校师生齐聚一堂,围绕学术前沿展开深入探讨,共谋创新发展。

开幕式由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文凯主持。开幕式上,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王继威、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刘宝、河南省翻译协会会长郭俊峰出席并致辞他们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强调了次会议对于推动区域国别学与翻译传播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有关希望和建议。开幕式在精彩的诗词吟诵表演中拉开帷幕,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艺术盛宴。

研讨会围绕“AI时代区域国别与翻译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了精彩学术报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军峰教授的报告聚焦“大语言模型翻译智能体在翻译实践中的构建与应用”,详细阐述了大语言模型驱动的翻译智能体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技术实现,并以法律文本翻译为例评估了其译文质量和实践效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院长杨明星教授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叙事体系建构”的报告中指出,应加快推动区域国别学和外交话语学学科体系下外交文学”“外交叙事学研究,坚决维护国家叙事主权,构建人类叙事共同体,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蔚磊教授在“新时代区域国别学、国际传播学、外语学科的多重互构”报告中指明了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必要性、区域国别研究的紧迫性以及外语学科群重新布局的现实需求,并结合国家层面的政策引领和顶层设计,分析了三个学科的交叉学科设置模式。在题为“区域国别研究与精准传播能力建设”的报告中,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从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的相互赋能关系出发,以做好对欧传播为例,提出提升精准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天伟教授在题为“区域国别语言政策研究的方法与思考”的报告中系统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展开深度分析,为学界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重要参考。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罗林教授在报告“区域国别研究驱动下的翻译专业改革路径”中提出,通过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结构、国际合作和人才目标等方面融入区域国别要素,翻译学科正重塑培养范式,为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提供了新思路。郑州轻工业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尹悦副教授做了题为“韩朝主流媒体涉华舆论新态势及应对研究”的报告,通过梳理2021-2024朝韩主流涉华媒体涉华报道,考察了相关话语策略实现方式及其语言特点,并进行了主题、倾向、框架层面的对比分析,提出应对策略。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朴光海研究员在“中韩关系现状及未来走向”报告中回顾和梳理了中韩两国在过去30多年间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当前中韩关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未来两国关系发展走向做出了前瞻性研判

闭幕式上,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伟对会议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贡献表示感谢,指出本次会议对于区域国别及翻译传播相关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次会议是区域国别学与外语学科转型发展背景下深入探讨学科建设新路径的有益探索,为深化对区域国别与翻译传播研究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应变求新,积极推动外语学科与特色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主动参与共建区域国别学研究的新时代格局,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说轻工大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