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要求,切实保障教学科研秩序平稳运行,4月22日下午,副校长肖艳秋率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等重点单位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

本次检查创新采用“立体化”督导模式,通过座谈研讨与实地督查相结合,全面把脉实验室安全管理。在专题座谈会上,材化学院和食工学院就实验室安全制度执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师生安全培训机制、实验室准入等核心环节进行系统汇报。肖艳秋副校长指出: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基本保障,必须树牢“隐患就是事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底线思维。他强调要构建“三位一体”安全责任体系,将安全第一要求深度融入教学科研全链条,特别要强化危险源动态监测与预警能力建设。

检查组深入危化品暂存室、高温高压实验室等关键场所,重点核查了管制类化学品“采购-存储-使用-回收”闭环管理流程,抽查了管控类危险化学品领取使用记录及涉化类实验室应急预案响应机制。针对发现的部分气瓶固定不规范、化学品摆放不规范、实验指导教师不在场等问题,要求学院立行立改,对于不能立马立即整改完成的要建立整改台账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肖校长在检查中与正在进行实验的师生深入交流,强调“人人都是安全责任人”的理念,勉励科研团队将安全规范内化为学术习惯。
此次专项检查是学校在“教育部2025年度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召开前加强自身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此次实验室安全为契机,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三化”建设:一是智慧化升级,加快实验室智能化综合管理体系部署;二是标准化提升,进一步全面落实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三是常态化监督,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飞行检查”制度。通过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域覆盖”的安全治理新格局,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重大科研攻关提供坚实保障。